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列印
  • 回上一頁

德國規劃至2028年前投入10億歐元研發核融合技術。

  • 建檔日期:112-09-08
  • 點閱:9

一、德國聯邦教研部(Bundesministerium für Bildung und Forschun, BMBF)Bettina Stark-Watzinger部長(自民黨FDP,傳統立場親商)2023年9月5日宣布將額外挹注3.7億歐元研發資金投入核融合研究,連同德國政府先前已匡列之預算,估計至2028年前德國將至少投入10億歐元於相關技術研發。
二、Stark-Watzinger部長指出,核融合具有解決德國所有能源問題的巨大潛力,現階段已經不是核融合是否將實現的問題,而是德國倘躊躇不前,未來是否有機會參與其中。
三、聯邦教研部宣布挹注相關資金後,德國未來將持續強化Max-Planck等離子物理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 für Plasmaphysik, IPP)、Karlsruhe理工學院(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KIT)、Jülich研究中心(Forschungszentrum Jülich)等現有研究計畫之資源以及能量。相關投資著重之目標在於創建結合產業的核融合生態系統,以便盡快在德國建立核融合電廠。
四、2023年8月,德國核融合新創公司Marvel Fusion即曾抱怨該公司在美國建造核融合設施、而非建置於歐洲之決定,即肇因於缺乏德國與歐盟之支持。未來聯邦教研部增加投入資源,料可獲得部分產業掌聲。
五、惟是否宜發展核融合技術,在德國始終係一具有爭議之公共議題。反對者認為自民黨對於核融合技術過於一廂情願,將妨礙德國立即採取對抗氣候變化所需之措施。同時,自民黨以「技術自由」或「技術開放」為由,大力鼓吹德國應持續研發汽車環保合成燃料(以延長內燃機引擎汽車之市場壽命)以及供暖用氫鍋爐,亦不切實際。
六、由於德國於2023年4月中旬關閉剩餘3座核電廠,正式完成淘汰核能,核融合技術研發是否為德國聯合政府與反對黨間另闢一輿論戰場,甚或對於能源轉型路線造成影響,值得後續關注。

駐德國代表處經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