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務會議
公約談判
2025-09-24 Line通報:全球前20大化石燃料生產國(如美、澳、巴西等)的消極政策將使2030年全球化石燃料生產量(約45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超出巴黎協定限制溫升1.5°C容
2025-09-12 Line通報:巴黎協定碳信用機制(PACM)專家小組為確保減量額度的效益品質,提出草案設定更為嚴格的減碳活動永久性風險(permanence risk)認定標準,限縮減
2025-08-08 Line通報:為引導氣候金融資金流入低收入地區,《巴黎協定》第6條採納新的減碳專案基線設定方法(受抑制需求標準,Suppressed demand standard),以該地區
2025-06-26 Line通報:聯合國擬限制減緩貢獻額度(Mitigation Contribution Units, MCU)使用範圍,規定MCU僅能用於國家自訂貢獻,不得用於企業碳中和或國際交易,此舉將降
2025-06-23 Line通報:COP30主席為應對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促進一致的氣候行動,提出全球氣候行動新議程,擴大減碳承諾至企業及地方政府,稱之為「全球自
2025-09-12 Line通報:巴黎協定碳信用機制(PACM)專家小組為確保減量額度的效益品質,提出草案設定更為嚴格的減碳活動永久性風險(permanence risk)認定標準,限縮減
2025-08-08 Line通報:為引導氣候金融資金流入低收入地區,《巴黎協定》第6條採納新的減碳專案基線設定方法(受抑制需求標準,Suppressed demand standard),以該地區
2025-06-26 Line通報:聯合國擬限制減緩貢獻額度(Mitigation Contribution Units, MCU)使用範圍,規定MCU僅能用於國家自訂貢獻,不得用於企業碳中和或國際交易,此舉將降
2025-06-23 Line通報:COP30主席為應對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促進一致的氣候行動,提出全球氣候行動新議程,擴大減碳承諾至企業及地方政府,稱之為「全球自
能源與溫室氣體政策
2025-10-21 Line通報:歐盟為協助產業因應能源價格與EU ETS碳價上漲,將修訂補助指導方針(State aid measures)擴大補助電力成本的部門(如礦石開採、紡織品、橡膠),以
2025-10-21 Line通報:國際海事組織(IMO)淨零框架(Net-Zero Framework)提案因美國兩度威脅將報復同意國以及化石燃料大國(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等)反對,將延後提案表
2025-10-20 Line通報:歐盟為爭取能源市場主導地位,於淨零產業法(Net Zero Industry Act)原目標(2030年淨零技術產能滿足40%國內產能需求)加碼歐盟潔淨技術產能佔全球
2025-10-17 Line通報:印尼因2027年起強制汽油添加10%生質乙醇(bioethanol)將產生龐大國內乙醇需求,然國內乙醇產業(如蔗農)表示現有產能不夠供應且要求政府抵制國
2025-10-16 Line通報:馬來西亞為助鋼鐵、水泥及能源業等因應碳稅徵收並維持競爭力,考慮延後氣候變遷減緩及調適措施的入法期程並緩徵碳稅(原定2026年),以進
2025-10-21 Line通報:國際海事組織(IMO)淨零框架(Net-Zero Framework)提案因美國兩度威脅將報復同意國以及化石燃料大國(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等)反對,將延後提案表
2025-10-20 Line通報:歐盟為爭取能源市場主導地位,於淨零產業法(Net Zero Industry Act)原目標(2030年淨零技術產能滿足40%國內產能需求)加碼歐盟潔淨技術產能佔全球
2025-10-17 Line通報:印尼因2027年起強制汽油添加10%生質乙醇(bioethanol)將產生龐大國內乙醇需求,然國內乙醇產業(如蔗農)表示現有產能不夠供應且要求政府抵制國
2025-10-16 Line通報:馬來西亞為助鋼鐵、水泥及能源業等因應碳稅徵收並維持競爭力,考慮延後氣候變遷減緩及調適措施的入法期程並緩徵碳稅(原定2026年),以進
需求面減緩措施
2025-09-03 Line通報: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啟動電力部門淨零標準草案的意見徵詢,草案針對部分營運活動設計專門的目標設定方法(如排放強度及低碳電力軌
2025-01-20 Line通報:Amazon投資10億美元購置超過200輛電動重型貨卡 (eHGVs),將使用於英國與德國的高運量長途路線,同時建造充電基礎設施,預計本電力化政策可在
2024-09-20 Line通報:印尼煤炭礦業協會(ICMA)預期東南亞國家將超越中國印度等經濟體,成為最大煤炭進口地區,以滿足國內低價電力需求
2024-09-19 Line通報:美國禁止進口中國回收廢食用油(UCO)之舉遭行業人士警告,或將抑制出口UCO國家制定低碳燃料標準(LCFS)的意願
2024-09-18 Line通報:蘋果透過供應鏈使用低碳電力,將iPhone 16系列碳足跡減少30%
2025-01-20 Line通報:Amazon投資10億美元購置超過200輛電動重型貨卡 (eHGVs),將使用於英國與德國的高運量長途路線,同時建造充電基礎設施,預計本電力化政策可在
2024-09-20 Line通報:印尼煤炭礦業協會(ICMA)預期東南亞國家將超越中國印度等經濟體,成為最大煤炭進口地區,以滿足國內低價電力需求
2024-09-19 Line通報:美國禁止進口中國回收廢食用油(UCO)之舉遭行業人士警告,或將抑制出口UCO國家制定低碳燃料標準(LCFS)的意願
2024-09-18 Line通報:蘋果透過供應鏈使用低碳電力,將iPhone 16系列碳足跡減少30%
供給面減緩措施
2025-08-28 Line通報: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表示,電池儲能成本因技術進步與規模化而大幅下降(全球電池儲能專案成本從2010年每千瓦時2,571美元降至2024年192美元
2025-03-17 Line通報:Google、Meta及Amazon等科技巨頭因應AI發展所需的龐大電力需求,於3月12日簽署2050年前將全球核能發電規模增加至三倍的承諾,並積極投資小型模
2025-02-08 Line通報:由Amazon參與孵化的美國X-Energy核能科技公司近期完成7億美元融資,資金用於建造核燃料創新技術相關設施以及完成新式反應爐設計,加速美國
2025-02-06 Line通報:德國熱能儲存技術廠商與技術顧問公司的研究報告指出,將熱能儲存技術應用於工業,穩定電網中再生能源電量,到2040年時有機會降低歐洲電
2025-01-10 Line通報:2024年碳移除市場規模相較去年大幅成長2.4倍,以微軟採購量為最大宗,佔總交易量72%,生質能源碳捕捉與封存(BECCS)為主要移除技術
2025-03-17 Line通報:Google、Meta及Amazon等科技巨頭因應AI發展所需的龐大電力需求,於3月12日簽署2050年前將全球核能發電規模增加至三倍的承諾,並積極投資小型模
2025-02-08 Line通報:由Amazon參與孵化的美國X-Energy核能科技公司近期完成7億美元融資,資金用於建造核燃料創新技術相關設施以及完成新式反應爐設計,加速美國
2025-02-06 Line通報:德國熱能儲存技術廠商與技術顧問公司的研究報告指出,將熱能儲存技術應用於工業,穩定電網中再生能源電量,到2040年時有機會降低歐洲電
2025-01-10 Line通報:2024年碳移除市場規模相較去年大幅成長2.4倍,以微軟採購量為最大宗,佔總交易量72%,生質能源碳捕捉與封存(BECCS)為主要移除技術
市場工具/管制措施
2025-10-07 Line通報:淨零銀行聯盟(NZBA)因各國大型銀行相繼跟隨美國銀行大規模退出而宣布停止運作,但其過往開發資源(如銀行減碳目標設定指引、實務指引)仍
2025-08-21 Line通報: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考量碳移除(CDR)供應量不足造成航空運輸業無法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尚需約5億噸CDR),因此建議航空運輸業者善用強
2025-08-20 Line通報:自願性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CVCM) 核准五項碳信用方法學,包括三項生物炭方法(CAR、Isometric及Verra)及兩項改良森林管理方法(Verra VM0045、ACR IFM),
2025-08-11 Line通報:為避免融資環境受氣候變遷衝擊,歐洲央行宣布自2026年下半年起,每年根據氣候風險的影響程度調整擔保品(如廠房設備)估值,此舉將使製造
2025-07-23 Line通報:SBTi發布金融機構淨零標準,要求金融機構對新化石燃料的融資項目設定停止融資的期限,使金融機構在退出淨零銀行聯盟(NZBA)後,金融活動仍
2025-08-21 Line通報: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考量碳移除(CDR)供應量不足造成航空運輸業無法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尚需約5億噸CDR),因此建議航空運輸業者善用強
2025-08-20 Line通報:自願性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CVCM) 核准五項碳信用方法學,包括三項生物炭方法(CAR、Isometric及Verra)及兩項改良森林管理方法(Verra VM0045、ACR IFM),
2025-08-11 Line通報:為避免融資環境受氣候變遷衝擊,歐洲央行宣布自2026年下半年起,每年根據氣候風險的影響程度調整擔保品(如廠房設備)估值,此舉將使製造
2025-07-23 Line通報:SBTi發布金融機構淨零標準,要求金融機構對新化石燃料的融資項目設定停止融資的期限,使金融機構在退出淨零銀行聯盟(NZBA)後,金融活動仍
調適議題
2025-08-19 Line通報:COP30 執行長表示2025年11月舉辦的COP30,除關注各國國家自主貢獻 (NDCs),亦聚焦落實氣候融資目標(開發國家於2035年前,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3,
2025-07-21 Line通報: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針對COP30啟動工作計畫,設定30項氣候與自然目標,協助自願倡議組織推動脫離化石燃料、鼓勵低排放技術、阻止森林
2025-06-27 Line通報: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發布新版永續揭露標準,強調企業需全面揭露減碳措施並考量社會影響,並能與ISSB制定的標準相互配合
2025-06-17 Line通報:世界銀行為加速全球氣候調適進程,推出綠色貸款計畫,透過公共資金提供開發中國家再生能源貸款,預計注入數百億美元投資
2025-05-13 Line通報:國際銀行監理機構已將氣候風險列為優先處理事項,然歐、美監管立場分歧,歐洲積極推動氣候監管,美國則較為保守,導致全球氣候金融監
2025-07-21 Line通報: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針對COP30啟動工作計畫,設定30項氣候與自然目標,協助自願倡議組織推動脫離化石燃料、鼓勵低排放技術、阻止森林
2025-06-27 Line通報: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發布新版永續揭露標準,強調企業需全面揭露減碳措施並考量社會影響,並能與ISSB制定的標準相互配合
2025-06-17 Line通報:世界銀行為加速全球氣候調適進程,推出綠色貸款計畫,透過公共資金提供開發中國家再生能源貸款,預計注入數百億美元投資
2025-05-13 Line通報:國際銀行監理機構已將氣候風險列為優先處理事項,然歐、美監管立場分歧,歐洲積極推動氣候監管,美國則較為保守,導致全球氣候金融監
10月 熱門文章
09月 熱門文章
08月 熱門文章
2025-10-08 Line通報:德國為鼓勵更多企業轉向低碳設施與技術,啟動第二輪碳價差合約(CCfD)競標,將提升補助金額(從2024年約24億提升至60 億歐元(約70億美元))並彈
2025-10-13 Line通報:德國經濟部顧問為確保產業長期競爭力,建議產業政策重點支持對象從傳統大型產業轉向創新高成長產業(如人工智慧、核能技術等)並適度放
2025-10-07 Line通報:淨零銀行聯盟(NZBA)因各國大型銀行相繼跟隨美國銀行大規模退出而宣布停止運作,但其過往開發資源(如銀行減碳目標設定指引、實務指引)仍
2025-10-01 Line通報:日本因電網韌性不足,致使核電機組重啟後的新增電量排擠再生能源輸電量而棄電率創新高(年增38.2%至17.7億度),已導致2024年52家再生能源開
2025-10-08 Line通報:德國經濟部考量因應鄰避效應而建置碳捕捉及封存(CCS)地下運輸管道過於昂貴,呼籲民眾支持陸上碳封存的技術,以降低財政支出並加速達成
2025-10-03 Line通報:馬來西亞為避免鋼鐵業過量生產低品質鋼材以及中國傾銷所導致的產能過剩問題,發布2025至2035年鋼鐵產業路徑圖計劃提高產品品質(利用碳稅
2025-10-03 Line通報:英國考量歐盟CBAM全面實施時間(2026年)早於英國CBAM推出時間(2027年)恐增加英國企業負擔,爭取歐盟CBAM自2026年起豁免英國企業,但仍不能防止低
2025-10-01 Line通報:巴西為鼓勵各國加速利用永續燃料達成淨零目標,於COP 30聯合國氣候峰會提議在2035年前將永續燃料(生物燃料、合成燃料、氫能等)產量與使用
2025-10-13 Line通報:COP30 為強化碳移除技術(CDR)氣候與經濟效益,將設立「CDR30」專門展館展示及推廣最新CDR成果、促進產業政策與資金投入討論,並成立「碳移除
2025-10-13 Line通報:德國柏林因2023年起強制新建及翻修(renovate)建築物安裝屋頂型太陽光電,屋頂型太陽能裝置容量上升約2.4倍(從2023年初194兆瓦上升至2025年10月459
2025-10-13 Line通報:德國經濟部顧問為確保產業長期競爭力,建議產業政策重點支持對象從傳統大型產業轉向創新高成長產業(如人工智慧、核能技術等)並適度放
2025-10-07 Line通報:淨零銀行聯盟(NZBA)因各國大型銀行相繼跟隨美國銀行大規模退出而宣布停止運作,但其過往開發資源(如銀行減碳目標設定指引、實務指引)仍
2025-10-01 Line通報:日本因電網韌性不足,致使核電機組重啟後的新增電量排擠再生能源輸電量而棄電率創新高(年增38.2%至17.7億度),已導致2024年52家再生能源開
2025-10-08 Line通報:德國經濟部考量因應鄰避效應而建置碳捕捉及封存(CCS)地下運輸管道過於昂貴,呼籲民眾支持陸上碳封存的技術,以降低財政支出並加速達成
2025-10-03 Line通報:馬來西亞為避免鋼鐵業過量生產低品質鋼材以及中國傾銷所導致的產能過剩問題,發布2025至2035年鋼鐵產業路徑圖計劃提高產品品質(利用碳稅
2025-10-03 Line通報:英國考量歐盟CBAM全面實施時間(2026年)早於英國CBAM推出時間(2027年)恐增加英國企業負擔,爭取歐盟CBAM自2026年起豁免英國企業,但仍不能防止低
2025-10-01 Line通報:巴西為鼓勵各國加速利用永續燃料達成淨零目標,於COP 30聯合國氣候峰會提議在2035年前將永續燃料(生物燃料、合成燃料、氫能等)產量與使用
2025-10-13 Line通報:COP30 為強化碳移除技術(CDR)氣候與經濟效益,將設立「CDR30」專門展館展示及推廣最新CDR成果、促進產業政策與資金投入討論,並成立「碳移除
2025-10-13 Line通報:德國柏林因2023年起強制新建及翻修(renovate)建築物安裝屋頂型太陽光電,屋頂型太陽能裝置容量上升約2.4倍(從2023年初194兆瓦上升至2025年10月459
09月 熱門文章
2025-09-30 Line通報:歐盟理事會為降低企業行政負擔,通過歐盟簡化套案(EU Omnibus)中的簡化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提案,內容包括縮小適用範圍(豁免個人及中小型企
2025-09-30 Line通報:俄國更新國家自定貢獻(NDC)目標,承諾2035年排放量降至1990年水平65-67%,雖排放減量比前次目標(2030年排放量降至1990年水平70-75%)更為積極,然ND
2025-09-26 Line通報:德國聯邦經濟事務與能源部為務實推動氫能發展,建議政府釋放支持低碳氫(如藍氫)發展的訊號以鼓勵市場多元擴大氫能運用,並強化跨境氫
2025-09-25 Line通報:英國保守黨剛於9月初考慮廢除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並全力開發北海油氣資源,自由民主黨便緊接放棄其2045年淨零目標改提案2050年淨零目標,恐
2025-09-12 Line通報:美國資訊和監管事務辦公室 (OIRA)依據Regulatory Flexibility Act (RFA)發布2025春季議程 (2025 Unified Agenda) 預告各政府單位未來環境政策規劃,內容包括
2025-09-03 Line通報: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啟動電力部門淨零標準草案的意見徵詢,草案針對部分營運活動設計專門的目標設定方法(如排放強度及低碳電力軌
2025-09-26 Line通報:國際能源署(IEA)報告指出,東南亞電力需求成長速度全球最快(2024年成長率超過7%約全球平均2倍)且高度依賴化石燃料,應善用其太陽能與風能
2025-09-25 Line通報:中國更新國家自定貢獻(NDC)目標,提出2035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較峰值(暫預估為2030年)減少7-10%、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例(從2030年25%提升至2035年30
2025-09-24 Line通報:英國保守黨剛於9月初考慮廢除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並全力開發北海油氣資源,自由民主黨便緊接放棄其2045年淨零目標改提案2050年淨零目標,恐
2025-09-24 Line通報:全球前20大化石燃料生產國(如美、澳、巴西等)的消極政策將使2030年全球化石燃料生產量(約45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超出巴黎協定限制溫升1.5°C容
2025-09-30 Line通報:俄國更新國家自定貢獻(NDC)目標,承諾2035年排放量降至1990年水平65-67%,雖排放減量比前次目標(2030年排放量降至1990年水平70-75%)更為積極,然ND
2025-09-26 Line通報:德國聯邦經濟事務與能源部為務實推動氫能發展,建議政府釋放支持低碳氫(如藍氫)發展的訊號以鼓勵市場多元擴大氫能運用,並強化跨境氫
2025-09-25 Line通報:英國保守黨剛於9月初考慮廢除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並全力開發北海油氣資源,自由民主黨便緊接放棄其2045年淨零目標改提案2050年淨零目標,恐
2025-09-12 Line通報:美國資訊和監管事務辦公室 (OIRA)依據Regulatory Flexibility Act (RFA)發布2025春季議程 (2025 Unified Agenda) 預告各政府單位未來環境政策規劃,內容包括
2025-09-03 Line通報: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啟動電力部門淨零標準草案的意見徵詢,草案針對部分營運活動設計專門的目標設定方法(如排放強度及低碳電力軌
2025-09-26 Line通報:國際能源署(IEA)報告指出,東南亞電力需求成長速度全球最快(2024年成長率超過7%約全球平均2倍)且高度依賴化石燃料,應善用其太陽能與風能
2025-09-25 Line通報:中國更新國家自定貢獻(NDC)目標,提出2035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較峰值(暫預估為2030年)減少7-10%、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例(從2030年25%提升至2035年30
2025-09-24 Line通報:英國保守黨剛於9月初考慮廢除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並全力開發北海油氣資源,自由民主黨便緊接放棄其2045年淨零目標改提案2050年淨零目標,恐
2025-09-24 Line通報:全球前20大化石燃料生產國(如美、澳、巴西等)的消極政策將使2030年全球化石燃料生產量(約45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超出巴黎協定限制溫升1.5°C容
08月 熱門文章
2025-08-20 Line通報:自願性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CVCM) 核准五項碳信用方法學,包括三項生物炭方法(CAR、Isometric及Verra)及兩項改良森林管理方法(Verra VM0045、ACR IFM),
2025-08-28 Line通報: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表示,電池儲能成本因技術進步與規模化而大幅下降(全球電池儲能專案成本從2010年每千瓦時2,571美元降至2024年192美元
2025-08-25 Line通報:歐洲煉油業因失去政策優惠(失去免費排放配額)面臨生產成本增加,以及因再生能源法規拉高顧客(航空業等)低碳燃料需求,故轉向低成本且低
2025-08-21 Line通報:歐元因美國淡出永續金融領域,持續成為永續債券最主要發行貨幣(2024年佔45%),加上外國投資者(如亞洲)持續增長,以及歐盟簡化監管規定鼓
2025-08-21 Line通報: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考量碳移除(CDR)供應量不足造成航空運輸業無法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尚需約5億噸CDR),因此建議航空運輸業者善用強
2025-08-13 Line通報:美國拒絕國際海事組織(IMO)「淨零框架」(Net-Zero Framework)提案針對航運燃料,課徵每噸二氧化碳當量 100-300 美元的碳稅,認為變相對美國消費者
2025-08-11 Line通報:為避免融資環境受氣候變遷衝擊,歐洲央行宣布自2026年下半年起,每年根據氣候風險的影響程度調整擔保品(如廠房設備)估值,此舉將使製造
2025-08-08 Line通報:為引導氣候金融資金流入低收入地區,《巴黎協定》第6條採納新的減碳專案基線設定方法(受抑制需求標準,Suppressed demand standard),以該地區
2025-08-29 Line通報:美國因《大而美法案》計劃取消電動車與潔淨能源的稅收抵免,造成製造業減碳投資額大幅下降(Q2 總計110億美元較Q1下降15%,較去年同季下降1
2025-08-29 Line通報:全球最大離岸風電開發商Orsted因美國撤銷其離岸風電開發許可,面臨財務危機,未來將仰賴英國、德國、波蘭和台灣風場開發維持財務穩定
2025-08-28 Line通報: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表示,電池儲能成本因技術進步與規模化而大幅下降(全球電池儲能專案成本從2010年每千瓦時2,571美元降至2024年192美元
2025-08-25 Line通報:歐洲煉油業因失去政策優惠(失去免費排放配額)面臨生產成本增加,以及因再生能源法規拉高顧客(航空業等)低碳燃料需求,故轉向低成本且低
2025-08-21 Line通報:歐元因美國淡出永續金融領域,持續成為永續債券最主要發行貨幣(2024年佔45%),加上外國投資者(如亞洲)持續增長,以及歐盟簡化監管規定鼓
2025-08-21 Line通報: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考量碳移除(CDR)供應量不足造成航空運輸業無法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尚需約5億噸CDR),因此建議航空運輸業者善用強
2025-08-13 Line通報:美國拒絕國際海事組織(IMO)「淨零框架」(Net-Zero Framework)提案針對航運燃料,課徵每噸二氧化碳當量 100-300 美元的碳稅,認為變相對美國消費者
2025-08-11 Line通報:為避免融資環境受氣候變遷衝擊,歐洲央行宣布自2026年下半年起,每年根據氣候風險的影響程度調整擔保品(如廠房設備)估值,此舉將使製造
2025-08-08 Line通報:為引導氣候金融資金流入低收入地區,《巴黎協定》第6條採納新的減碳專案基線設定方法(受抑制需求標準,Suppressed demand standard),以該地區
2025-08-29 Line通報:美國因《大而美法案》計劃取消電動車與潔淨能源的稅收抵免,造成製造業減碳投資額大幅下降(Q2 總計110億美元較Q1下降15%,較去年同季下降1
2025-08-29 Line通報:全球最大離岸風電開發商Orsted因美國撤銷其離岸風電開發許可,面臨財務危機,未來將仰賴英國、德國、波蘭和台灣風場開發維持財務穩定
部務會議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