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列印
  • 回上一頁

5月波昂談判揭開巴黎協定的不確定性

  • 建檔日期:106-05-19
  • 點閱:915

5月8-18日於德國波昂舉行的氣候會議,各國主要針對巴黎協定施行規則手冊(rule book)進行談判,惟因川普政府可能退出協定,使協定能否順利推展受到質疑。
此次會議美國僅派出7位代表與會,代表人數不到越南一半,德國則多達50位。
美國可能退出協定,成為會議焦點,開幕聲明時即有部分國家要求美國不要退出。中國大陸代表團則表示將對美國施壓,並指出美國退出協定將嚴重影響中美兩國關係。另於維也納的聯合國能源論壇上,印度能源部長Piyush Goyal亦重申,不管他國如何都將履行巴黎協定。
5月9日美國宣布將延至5月底G7峰會後決定是否退出巴黎協定。樂觀者認為此讓G7國家領袖有機會說服川普,再者5月24日川普亦將會見支持氣候行動的教宗。
然而即使美國未退出協定,預期亦將弱化國內排放目標。據協定4.11條款所載:各國可於任何時間調整既有NDC,以提升減量企圖心水準。摩洛哥外交部長表示,承諾是不可逆轉;歐盟執委會則認為,需視川普政府提出結果,因各締約方可以不同方式履行承諾;曾參與巴黎協定制定的法國經濟學家Laurence Tubiana表示,美國當然可合乎規定地降低其貢獻目標,但不應如此。而ClientEarth律師Jonathan Church認為,這是對第4.11條款的過度寬容解釋,且削弱目標將違反巴黎協定。
此次波昂會議目的,係為年底COP23準備談判文本。雖然巴黎協定中已廢除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間的區分,然會議中此區分又再度浮現,例如協定13.13條款有關對氣候行動與支持的透明度,各國須採行共同模式、程序與指南的規定,應制定一套共同規範或為二類國家制定二套規範?然而最重要議題是減量企圖心提升機制方式,目前各國提交NDC,僅能限制全球暖化上升2.6-3.7℃,離低於2℃,甚至1.5℃之目標甚遠。因此後續各國應提升NDC及其減量承諾。減量提升程序將基於5年一次的全球盤點,惟盤點進行方式目前正在談判中,第一次非正式談判(稱為促進性對話(Facilitative Dialogue)),將於2018年舉行。會議另一議題為2018與2019年UNFCCC預算,秘書處要求近5,900萬歐元(約20億新臺幣),增加9.7%。然UNFCCC在面臨川普政府宣布美國將停止氣候資助下(目前美國資助近UNFCCC 1/5預算),提出刪除對IPCC捐獻一事,受到全面性批評。

Bonn talks reveal uncertainty over Paris Agreement-eco-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