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環境與氣候部長會議未能就減緩目標達成共識
- 建檔日期:112-07-28
- 點閱:24
7/22 G20能源部長在印度舉行會議,由於部份化石能源生產國反對,未能就逐步減少化石燃料達成共識。
7/28 G20則在印度清奈(Chennai)召開環境與氣候部長會議。此次會議被視為全球最大污染國在9月於新德里舉行的G20領導人會議與12月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舉行的COP28峰會之前採取具體措施的機會。
7/27即將上任的COP28主席Sultan al-Jaber與UNFCCC執行秘書Simon Stiell聯合聲明表示,我們必須讓清奈步上正確道路,發出明確信號,表明解決氣候危機的政治意願。於COP28,G20 應為取得強力且可信的成果鋪平道路,為開發中國家提供公正轉型的基礎。其旨在COP28制定全球調適目標及損失與損害基金的運作機制。
惟7/28 G20環境與氣候部長會議,仍未能就減少危險排放的具體目標達成一致,僅發表聲明稱當前應對氣候變遷的措施不夠。該發布文件顯示,由已開發國家主導的G20,對2025年達排放峰值、至2035年排放比2019年減少60%的呼籲(如同IPCC對限制暖化於1.5℃之建議),仍意見分歧。各會員國未能就將耗盡之碳預算、歷史排放量、淨零目標及資助開發中國家議題達成一致。
一印度官員表示,G20的已開發國家一直要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限制暖化於1.5℃,惟遭到開發中國家反對,因旨在減少或消除溫室氣體排放或將其自大氣中移除的減緩目標,將限制開發中國家發展基礎設施與經濟成長的能力。開發中國家希望遵守巴黎協定,允許各國根據國情以不同方式應對全球暖化。
歐洲代表團表示,中國與石油資源豐富的沙烏地阿拉伯放棄在G20會談中做出的承諾。歐盟環境專員表示,G20國家在應對氣候變遷的承諾上毫無進展。其在會議結束時表示,部分代表團試圖收回之前的氣候承諾,歐洲無法接受此一立場,我們被要求做出大膽的選擇,展現勇氣、承諾與領導力,但我們集體未能實現此一目標,我們不能被最低的共同點或狹隘的國家利益所驅動,我們不能允許變革的步伐由房間裡移動最慢的人來設置。
就在一周前,由於部份化石燃料生產國的反對,G20主要經濟體在逐步減少化石燃料與2030年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增加兩倍議題意見分歧。各國主要立場如下:
-印度擔任G20主席國期間,在歐盟與德國支持下,倡導實現再生能源裝置量增加兩倍目標。
-法國、美國與韓國等部分國家推動淡化此目標承諾,並擴大用詞範圍,從對再生能源的具體關注轉向納入低碳解決方案,包括核電與碳捕捉技術。
-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中國與南非等強硬派,根本反對納入任何再生能源目標。
al Jaber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需在11月底COP28之前彌合分歧並達成部分共識。9月G20領導人會議將是取得進展的最後機會之一。
G20國家GDP占全球85%,排放占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