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列印
  • 回上一頁

國際海事組織就全球海運業課碳費議題進行談判

  • 建檔日期:113-03-18
  • 點閱:30

據路透社看到的文件顯示,歐盟、加拿大、日本和氣候脆弱的太平洋島國等47個國家聯合支持對國際海運業溫室氣體排放收費。
這些文件正進入第二週的國際海事組織(IMO)會議(3/11-22)上進行討論,其中概述四項提案,共有47個支持者,要求對該業產生的每噸溫室氣體課費。2023年法國氣候金融高峰會上公開支持徵收碳稅共20個國家,如今支持率增加一倍以上。
當被問及海運碳排放稅前景時,IMO秘書長在3/18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非常有信心,認為2025年此時將會建立一個經濟定價機制,但不知會是什麼樣的形式,也不知其名稱。
支持者認為,該政策每年可籌集超過800億美元資金,可投資於開發低碳海運燃料並支持貧窮國家轉型。而中國和巴西等反對者則表示,將懲罰依賴外貿的新興經濟體。
海運業承擔全球約90%的國際貿易運輸,其CO2排放占全球近3%,若不採取嚴格反污染措施,排放占比預計在未來數十年還會擴大。
其中四項提案
-馬紹爾群島、萬那杜等國家提案,建議對每噸CO2徵收150美元費用,儘管這些國家的運輸和貿易高度依賴海運,多年來一直要求徵收排放稅。
-歐盟27國、日本、納米比亞、韓國、國際海運公會(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Shipping)等產業組織的意見書,則主張將海運排放價格與全球海運燃料排放標準結合。
9月IMO會議是各國決定是否要推進燃料標準和排放價格的最後期限。一歐盟高級官員表示,歐盟認為只有兩者結合才足以實現IMO目標。
2023年,中國、巴西和阿根廷在IMO談判中,否決徵收碳稅的想法。巴西聖保羅大學研究發現,對海運徵收碳稅將使開發中國家GDP減少0.13%,其中非洲和南美洲將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
一巴西談判代表表示,巴西和其他開發中國家正在尋求快速的能源轉型,同時盡量減少對經濟的破壞性影響,特別是對於依賴海運貿易的國家。
-阿根廷、巴西、中國、挪威、南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烏拉圭則提案,主張實施全球燃料排放強度限制,並對違規行為進行經濟處罰,作為對所有海運排放徵稅的替代方案。此意味若各國完全遵守燃料標準,則任何排放皆不會面臨課費。
巴西談判代表表示,我們不會贊成可能傷害開發中國家的統一徵稅,但贊成僅對超過一定基準的排放量徵收高額碳稅。
儘管存在意見分歧,成員國仍在試圖就全球措施達成一致,以避免更多國家針對海運業實施國家層級措施,而將導致市場因不同的地方標準而分裂,並給全球運輸貨物的公司帶來麻煩。例如,歐盟曾表示,若IMO在2028年前未通過全球排放價格,歐盟可能將更多國際海運排放納入其碳市場。
外交官們曾表示,IMO可能做出妥協決議實施碳價,以確保碳價無需被視為稅收,例如設計該碳價政策之原則旨在減少排放而不是增加收入。
-加拿大提案,建議IMO就排放價格的核心設計達成協議,但推遲決議其收入的用途,此為一政治分歧問題,導致先前的談判破裂。

Pressure builds for charge on global shipping sector's CO2 emissions - 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