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列印
  • 回上一頁

中美相互推動COP29談判優先事項,美國敦促中國制定具雄心的2035減排目標,而中國則敦促美國保持政策一致性

  • 建檔日期:113-09-09
  • 點閱:33

美國氣候特使John Podesta敦促中國領導人,在11月COP29之前,於中美的最後數次會議中,提出2035年具雄心的排放減量計畫。
上週Podesta與其他美國官員一起訪問中國,與中國外長劉振民、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及其他涉及氣候和環境的部門會面。討論2035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新目標及氣候融資目標議題,預計此兩項目標將成為今年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COP29氣候談判的核心。
COP29將在美國總統大選後不久開始,籌備工作正受到川普若獲勝,美國將退出全球氣候行動之陰影影響。
中國官方媒體在Podesta會議後報導指出,中國呼籲美國保持政策一致性,與中國共同努力應對全球挑戰。
美國國務院新聞稿則表示,雙方討論解決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排放問題的努力,並承諾在巴庫談判期間就此主題舉行高峰會。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年排放國,排放量約占全球30%,但在再生能源布建方面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已在今年實現2030年再生能源目標。
根據估計,中國溫室氣體排放量今年也可能達到峰值,部分原因是經濟和房地產放緩抑制能源需求及鋼鐵和水泥的高碳生產。對於此是否代表長期下降及未來需求將依賴新燃煤電廠的程度,則有不同看法。
中國也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中國氣象局上週報告稱,8月平均氣溫為60年來最熱的22.6℃,比去年高1.5℃。據報導有頻繁且極具破壞性的暴風雨和大規模熱浪。
此次北京之行是Podesta任氣候特使的首次訪中。距離各國召開COP29僅數月,美國和中國對任何協議都至關重要。
在COP28,各國同意以公正、有序和公平的方式脫離化石燃料,以在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為於6月波昂談判 ,各國難以取得進一步進展。
根據聯合國進程所訂定路線圖,今年各國亦須同意更換1,000億美元的年度目標,以協助開發中國家應對氣候變遷。到目前為止,參與者對於應包括哪些資金來源及誰應提供資金存在歧見。
開發中國家認為,歷史排放最大的已開發國家應對氣候變遷造成的損失承擔經濟責任。
富裕的西方國家表示,中國、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印度和巴西等較富裕的開發中國家也應向全球基金捐款。
巴庫的另一優先事項是關於碳市場原則的談判。

China and US push each other on priorities for UN COP29 climate talks - Financial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