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家表示,川普可以退出「巴黎協定」,但退出「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的難度更高
- 建檔日期:113-11-04
- 點閱:7
前總統川普承諾讓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據報道,川普同時還面臨讓美國退出「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UNFCCC)的壓力。
雖然退出「巴黎協定」在法律上簡單明瞭,但對於川普是否可以在未經美國參議院批准情況下讓美國退出「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以及未來總統重新加入會有多容易,法律專家持分歧意見。
分析師預期,兩項決策皆削弱美國在聯合國氣候談判中影響力,限制美國自身應對氣候變遷行動,並減輕中國等其他溫室氣體排放大國明年向聯合國提交雄心勃勃氣候計畫的壓力。
如果再次當選,川普將能夠在上任第一天提出退出「巴黎協定」,美國將在一年後退出。世界第二大排放國將不再需每五年向聯合國提交國家氣候行動計畫、不必每年報告其排放量,也將減弱其國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氣候融資的法律責任。
前總統歐巴馬的氣候顧問、現任氣候與能源解決方案中心負責人Nathaniel Keohane表示,退出「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將嚴重損害美國長期利益,並補充說,雖然他個人反對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但協定在其根本、基礎方面更加有限。
儘管如此,世界資源研究所國際氣候倡議主任David Waskow表示,美國即使退出,將依然辦法充分參與,例如美國一直遵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雖然該國從未批准。
歐巴馬時期的美國氣候特使Todd Stern於10月底表示,他認為川普不會退出「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而且目前還不確定如果沒有參議院支持,川普是否可以根據美國憲法合法地退出「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與「巴黎協定」不同的是,歐巴馬代表美國簽署接受書,而沒有提交給國會。此外,「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幾乎得到美國參議院一致認可。美國憲法規定,如果出席的參議員三分之二同意,總統有權簽訂條約,但沒有提及退出條約規範。
專家也不確定未來總統是否可以在沒有參議院三分之二支持情況下重新加入氣候公約。首次加入就需三分之二支持,但1992年參議院最初支持可能足以使重新加入成為可能。
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研究員Richard Klein表示,如果川普確實讓美國退出,最直接影響將是「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預算。美國目前貢獻預算約五分之一。今年資金已經不足,迫使削減開支。假如美國退出,中國將成為「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最大資助者。
另外,如果美國離開「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其將不再是一個會員國,而只是一個觀察員,與商業遊說者和氣候活動家同屬一類。因此,美國官員將被禁止正式參與有關如何應對2028年COP33全球氣候行動評估等問題的談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