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中國家抨擊COP29氣候協議的3,000億美元全球融資嚴重不足
- 建檔日期:113-11-23
- 點閱:8
11月24日,各國於COP29通過每年3000億美元全球融資目標,以助貧窮國家應對氣候變遷,但該協議目標受益者金額嚴重不足。
該協議將在2035年前每年提供3000億美元,高於先前富裕國家承諾2020年前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氣候融資金額,先前目標於逾期限兩年(2022年)實現。
該協議也為2025年巴西氣候高峰會奠定基礎,各國將於峰會上規劃未來十年氣候行動。
COP29將工業化國家財政責任爭議檯面化,其國家因過去使用化石燃料造成大量溫室氣體排放,所以被要求應補償其他國家因氣候變遷造成日益惡化的損害。峰會也暴露正面臨國家預算吃緊與遭受風暴的富裕政府與遭受洪水和乾旱損失開發中國家之間的分歧。
協議未能製定詳細步驟,未說明各國如何兌現去年聯合國氣候高峰會承諾以及在未來十年內如何淘汰化石燃料並將再生能源產能提高兩倍。一些談判代表表示,沙烏地阿拉伯曾在談判期間試圖阻止這項計畫。
需捐款國家名單大約有二十幾個工業化國家,包括美國、歐洲國家和加拿大,名單於1992年聯合國氣候談判期間擬定通過。
歐洲各國政府要求其他國家應貢獻,包括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和石油資源豐富的海灣國家。該協議則以鼓勵開發中國家做出貢獻,但並未要求。
同時,該協議包括一項更廣泛目標,即到2035年每年籌集1.3兆美元氣候融資,其中包括所有公共和私人資金來源,經濟學家表明金額與解決全球暖化所需資金相符。
各國也商定全球市場買賣碳交易額規則,支持者稱規則可以為新計畫籌集數十億美元,以應對全球暖化,以及重新造林跟部署潔淨能源技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