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列印
  • 回上一頁

COP29氣候融資協議被批評為“對正義的嘲弄”和“舞台操縱”

  • 建檔日期:113-11-24
  • 點閱:4

COP29於11月24日清晨戲劇性地閉幕,談判代表達成協議,將提供給開發中國家增加兩倍的氣候資金。
開發中國家呼籲富裕國家應每年提供1.3兆美元,以幫助它們實現經濟脫碳並應對氣候危機,但最終協議僅承諾每年3,000億美元,其中1.3兆美元只是目標。
雖然最終定案金額比之前承諾的1000 億美元有所增加,但印度談判代表Chandni Raina表示,與實際需求相比,這個數字「少得可憐」,且並不能解決所有人都面臨的嚴峻挑戰。對雷納來說,引起憤怒的不僅是目標本身,還有最終決議定過程。巴拿馬氣候變遷問題特別代表Juan Carlos Monterrey Gómez也對目標通過過程提出質疑。
在COP29結束前幾小時,當協議似乎難以達成,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和幾個非洲國家代表們聚集在一起仔細研究文件。草案在與公眾分享之前就已經流傳開來,整個會場都流傳關於最後一刻幕後交易的謠言。
雷納表示,每年召開締約方會議,其目的是透過協商以達到共識決策。印度原計劃在決議通過之前發表反對聲明,但沒有機會這樣做。另外,Raina指出,會議主席國沒有通過另一個關鍵談判項目,即阿聯酋對話。該文件是2023年COP28做出的「轉型脫離所有化石燃料」承諾的後續文件,但因各國認為該文件過於削弱而遭到拒絕。雷納表示,氣候融資計畫應該被同樣的方式對待, 目前尚不清楚會議決議的合法性。
英國非政府組織氣候行動網絡倡議者Catherine Pettengell表示,程序可能會削弱人們對聯合國氣候進程的信任。開發中國家被迫接受一項又一項的折衷措施,在COP29,這些折衷措施將氣候變遷成本推給那些最不應負責任但遭受最嚴重後果的國家。
在文本通過前幾個小時,來自小島嶼國家(AOSIS)和低度開發國家(LDCs)代表團退出會議,稱其氣候融資利益被忽視。代表45國家和11億人民的低度開發國家談判集團表示,11月24日協議破壞為期三年氣候融資目標談判。
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氣候經濟學家Ottmar Edenhofer教授表示,COP29融資協議最重要部分是它的存在,國際合作的多邊體系並沒有崩潰,高峰會並不成功,但避開了一場外交災難。他說,現在需採取不同方法來應對氣候危機,例如從較小國家集團之間的合作開始。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的Nafkote Dabi表示,化石燃料公司半個世紀以來每年賺取1兆美元利潤,應該被迫提供資金於氣候資金。

Cop29 climate finance deal criticised as ‘travesty of justice’ and ‘stage-managed’ - The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