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列印
  • 回上一頁

隨著NDC截止日期的逼近,G20國家在氣候承諾仍然落後

  • 建檔日期:114-02-04
  • 點閱:4

歐盟執委會聯合研究中心(Joint Research Centre, JRC)所發布的全球氣候與能源展望(Global Energy and Climate Outlook (GECO) 2024)報告指出,隨著全球各國向聯合國提交新NDC的時間逼近,G20國家卻未能以身作則。報告提醒所有締約方須於2月10日前提交NDC,並譴責尚未提交的國家。尤其是G20的富裕國家,這些國家沒有達到如巴黎協定所要求在本世紀末將全球暖化限制在低於2°C的目標。有鑑於此,JRC呼籲各國領導人將2025年是為加速全球氣候行動的一年。
在尚未提交新NDC的國家中,歐盟氣候執委Wopke Hoekstra承認歐盟不太可能在聯合國規定的二月份最後期限前提交。該日期的設定是為了讓聯合國在11月於巴西貝倫舉行的COP30之前對這些承諾進行分析。
全球排放量將在本十年達峰值,而當前的政策預計到2100年將讓全球升溫2.6°C。如果各國全面實施其當前NDC,則可能讓升溫限制在2.3°C。報告補充說,履行本世紀中期的脫碳承諾可以進一步限制到1.8°C。為將全球暖化限制在1.5°C,全球排需要在2035年將排放量相較2022年減少56%,並在2050年之前減少90%。
為了縮小國際承諾與實際排放量之間的差距,JRC概述G20經濟體需要在 2035年之前實現的減量目標,以讓1.5°C成為可實現的範圍,而這將需要重大政策改變。JRC提出,每個國家必須實現至少50%的非化石發電,並確保電力占其能源消費總量的至少35%。
各國也需要實施碳捕捉與封存(CCS)來處理約5-20%的工業排放,同時透過土地利用及林業管理來達到碳匯。
JRC表示,擴大負碳將是關鍵。在1.5°C情境中,G20國家停止砍伐森林並透過植樹造林,同時擴大直接空氣捕捉等新型負碳技術的布建可扭轉局面。在2030年後逐步擴大規模,到2050年達到每年100億噸的去碳。到2100年,每年可從大氣中去除220億噸CO2,抵消部分無法避免的排放。
在1.5°C情境下,到2035年,沒有任何G20國家的碳密集度會超過300 gCO2/度(kWh),到2050年,所有G20國家預期將碳密集度降至100 gCO2/度(kWh)以下。JRC也考量實施全球單一碳定價,因碳定價可以作為遏制排放且具成本效益的主要政策機制。在1.5°C情境中,統一的碳定價需於2025年推出,並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幅上漲。與其他依賴特定國家或區域目標的氣候政策不同,這將平等對待所有國家及產業,簡化向低碳經濟的轉型。

Carbon Pu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