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及馬紹爾群島於原定截止日期前提交國家自定貢獻目標
- 建檔日期:114-02-10
- 點閱:4
新加坡和馬紹爾群島在聯合國原期限前及時宣布其2035年《巴黎協定》承諾,但由於少數國家在2月初的最後期限之前提交承諾,期限現已展延至2025年9月。
儘管受到土地和自然資源限制,新加坡承諾在2035年將CO₂當量減少至45-5000噸CO₂當量,但比原2030年60噸的目標降少。
新加坡排放量占全球約0.1%,該國表示將從鄰國進口低碳電力以實現其目標。新加坡將2035年潔淨電力進口目標從4GW提高到6GW,這可滿足其約1/3電力需求。目前該國正與澳洲、柬埔寨、印尼及越南等合作專案。此外,新加坡致力於2040年前逐步淘汰純內燃機汽車。該國是第一個實施碳定價計畫的東南亞國家,計畫在2026年將碳稅提高到每噸排放45新元。
新加坡國家自貢獻目標報告中提到,土地稀缺和高度城市化的環境使得在大面積上布設太陽能極為困難。風能、海洋能、水力和常規地熱能同樣因風速低、潮差窄、缺乏湍急的河流系統及近地表地熱資源而無法實現,因此需要依賴潔淨能源以外的方式來減少排放。
馬紹爾群島承諾在2035年將CO₂當量較2010年減少58% (原目標為2030年減少45%)。其國家自貢獻計畫概述 2050 年前將透過發電、國內運輸和廢物管理措施實現淨零排放,目標為2030年前再生能源滿足約2/3電力需求。該計畫還包括在首都馬朱羅試點電動車,並加入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激勵措施及補貼聯盟(COFFIS)。
除了減排之外,政府最近還建立國家保護區,以保護約48,000平方公里的海洋及環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