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抨擊企業依賴自願性碳市場碳權實現氣候目標
- 建檔日期:113-07-23
- 點閱:18
聯合國已陳述反對公司使用碳權抵銷其碳足跡的立場,使其與大型石油和科技集團發生衝突。
據由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召集之全球碳市場工作小組草擬的文件草案顯示,各集團不應使用碳權抵換國家監管體系之外的排放。聯合國認為,企業應該投資於抑制自身排放的方法,而不是依賴數百萬美元的自願性碳交易市場。
雪佛龍(Chevron)和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等大型污染企業及微軟和蘋果等科技公司,已將碳抵換納入其計畫中,以履行向投資者做出的氣候承諾。
鋼鐵和水泥等碳密集產業,也依賴此私人市場的碳權抵換其溫室氣體排放,以實現淨零目標。
理論上,以碳權收益資助可減少大氣中CO2的專案,可能意味保護雨林地區免遭砍伐或捕捉碳並封存於地下。然而,一直以來許多體系受到批評,因移除或避免的碳量無法驗證或非永久性的。
英國石油公司(BP)副總裁Jeff Swartz(其亦是自願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ntegrity Council for the Voluntary Carbon Market)的董事)表示,希望並且期待有認真的組織致力於保護生態系統,不要關閉碳融資管道。許多生態系統若得不到足夠的氣候融資,現在可能面臨失敗的風險。
產業預計自願性碳權市場將會成長。2023年波士頓顧問集團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與殼牌(Shell)合作發布預測,估計至2030年碳交易可能每年增至100 億至400億美元。
然而,根據AlliedOffsets 資料,使用碳權的價值從2022年的14億美元降至2023年的9億美元。
2023年古特雷斯於演講中明確反對對碳權依賴的立場,他表示企業、投資者、城市和地區應集中精力減少自身排放,並避免可疑的碳抵換或碳權。
聯合國文件草案顯示,在政府監管體系之外的自願市場上購買的碳權,不能算作污染企業自己的減排量,在政府監管體系中,公司可交易排放許可,賦予他們污染的權利。
該工作小組聽取聯合國主要機構的意見,包括UNFC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