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官員表示,印度認為歐盟CBAM不公平且不可接受
- 建檔日期:113-07-29
- 點閱:13
一官員表示,印度拒絕接受歐盟對其碳密集產業徵收更高稅的提議,歐盟表示願意在這些產品進入其邊境時進行抵消。
此最新建議是由歐盟執委會稅務暨關務總署署長Gerassimos Thomas率領的歐盟代表團所提出,Thomas在與印度官員會晤中,為擬議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辯護。
印度財政部經濟事務部門首長Ajay Seth受訪表示:他們的建議不切實際,他們的團隊來見我們,他們提供的解決方案不適用於印度這樣的開發中經濟體。印度已向歐盟代表團表達立場,擬議的CBAM不公平且不利於國內市場成本。
歐盟聲明表示,歐盟與印度之間的協商談判仍在「技術層面」進行。
歐盟官員正努力爭取中國、南非和印度等反對CBAM之國家的支持。
歐盟執委會代表團曾告訴印度,該碳稅主要目的不是增加收入,而是確保向歐盟市場供應更環保的商品。
歐盟代表團建議印度可實施自己的碳稅,為提升供應鏈提供資金並減少碳排,同時保持在歐盟的市占率。
Seth表示,鋼鐵業的綠化將帶來更高的成本,以歐洲所得水準的1/20,我們能承受更高的價格嗎?不,我們不能。
假設印度國內沒有對高碳生產徵碳稅的計畫,歐盟計劃自2026年起對每批鋼鐵和鋁徵收碳稅,根據產業估計可能課徵稅率在20%-35%之間。
分析人士警示,碳排放方面的僵局可能給雙邊貿易帶來壓力,並影響自由貿易協定(FTA)的討論。
印度智庫全球貿易研究倡議(Global Trade Research Initiative, GTRI)創辦人Ajay Srivastava 表示:印度正與歐盟進行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因此應做好準備,應對印度產品將在歐盟徵收20%-35% CBAM高額關稅,且其產品將免稅進入印度的情況。
歐盟是印度第二大出口地,2023年出口總額接近1,000億美元。
Seth表示,印度希望歐盟遵守2015年巴黎協定中商定的碳排規則,該規則允許印度等開發中國家比已開發國家更具彈性的減排目標。
據智庫Ember資料,2022年印度碳密集度達632克/KWh,該國正在擴大再生能源發電容量,自2018年以來已將碳密集度降低3.5%,其設定2070年實現淨零排放。
Seth 表示:我們現在擁有約170或180 GW再生能源,但在夜間無法使用。並指出僅為歐盟市場生產更環保出口產品將面臨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