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脆弱的小島嶼開發中國家推動信用評等改革
- 建檔日期:113-12-06
- 點閱:4
氣候脆弱的小島嶼開發中國家集團的顧問表示,他們正在利用本週舉行的聯合國會議,推動信用評等改革,認為評等應反映氣候韌性措施。
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會議,是為明年在西班牙舉行的大型金融會議設定目標的四次會議中的第二次,各國元首將在西班牙會議上提升努力,以實現世界氣候和永續發展目標。小島嶼開發中國家包括古巴、海地、斐濟和馬爾地夫等共39個國家,首當其沖地遭受日益增多的熱帶風暴、洪水、侵蝕和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該倡議的支持者表示,目前的評等體系削弱他們的籌資能力,因其關注的是氣候變遷影響帶來的潛在經濟損失。國際環境與發展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主任Ritu Bharadwaj表示:信用評等議題首次擺上台面並進行談判。
「三大」評等機構,穆迪、標普全球和惠譽,其進行的評等係考量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和潛在的經濟損害。然而,該研究所報告指出,他們通常不會考慮投資氣候韌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作為回應,惠譽發言人提到有關該公司方法的數份文件,而穆迪則指出其對斐濟、巴貝多和百慕達的最新信用風險評估,並認知氣候風險,但也指出減緩努力。
信用評等對於吸引國際資金(如退休基金和投資機構)至關重要。但只有13個小島嶼開發中國家擁有三大信用評等,其中大多數被歸類為次級投資等級或「垃圾等級」。對於其他國家而言,獲得一個評等的成本可能令人望而卻步。
預期許多國家將難以獲得私人融資,而私人融資對COP29通過之年度1.3兆美元氣候融資目標至關重要。
Bharadwaj表示:我們正在推動重新定義信用評等,並審視機會和風險,以利對投資回報給出更平衡的看法。
近年來,信用評等的評估程序受到嚴格審查。非洲聯盟計劃成立一個新的非洲評等機構,認為三大評等機構未公平評估提供非洲貸款的風險。安提瓜和巴布達總理Gastone Browne認為目前的評等程序不合邏輯、具有懲罰性且向後看,他希望看到一個適合目標的更公平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