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列印
  • 回上一頁

俄羅斯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申訴,指控EU CBAM及ETS具有歧視性與保護主義色彩

  • 建檔日期:114-05-20
  • 點閱:4

根據WTO 於 5/12發布的諮商請求文件,俄羅斯對CBAM及EU ETS相關的規定提出質疑,包括針對為有碳洩漏風險的歐盟生產商所提供的免費碳排放配額,指控CBAM與ETS實質上是披著氣候政策外衣的貿易壁壘,具有保護主義與歧視性質。
此案被登記為爭端案號 DS639,俄方主張CBAM的法律架構及其實施措施違反WTO在不歧視、補貼、進口許可及市場准入等方面的核心規則,並侵害第三國自主制定氣候政策的權利。俄方特別針對《歐盟法規 2023/956》(Regulation (EU) 2023/956)。該法規要求進口高碳排商品的業者需申報其產品中的碳含量,並購買反映歐盟碳排放配額價格的憑證。
俄羅斯主張,該制度實際上等同於一項進口關稅,對非歐盟生產商施加不合理的財務與行政負擔。
1. 歧視性與不公平待遇
• 俄羅斯認為 CBAM 、 ETS 違反《GATT 1994》第1條最惠國待遇 (Most-Favoured-Nation, MFN)、2條關稅讓步表(Schedules of Concessions)、3條國民待遇(National Treatment)、5條通關自由(Freedom of Transit)、6條反傾銷與平衡稅措施(Anti-Dumping and Countervailing Measures)
2. 構成實質性進口關稅
• 雖然 CBAM 名義上是環保政策,俄方認為它實質上是一種變相進口關稅,違反WTO 對關稅與貿易障礙的限制。
• 非歐盟企業被強制支付類似碳稅的費用,卻無法受益於 ETS 中的免費配額。
3. 補貼與市場扭曲
• 歐盟對本國高碳產業提供免費碳排放配額,被俄方認為構成不公平補貼,扭曲貿易條件,違反《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定》(SCM Agreement)。
4. 限制市場准入與進口許可問題
• CBAM 要求進口商提供詳細碳排資訊,等同於一種技術性貿易壁壘與進口許可制度,妨礙正常貿易。
• 對出口商造成過高的行政負擔與不確定性,尤其是對中小型企業。
5. 剝奪第三國自主制定氣候政策的權利
• CBAM試圖迫使其他國家遵循歐盟標準,侵犯他國根據其國情與能力自主設計氣候政策的權利。
• 被視為對發展中國家的政策主權構成干涉。
俄羅斯此次申訴,是針對CBAM在WTO層級所提出的第一項正式挑戰。此舉亦延續其他主要出口國(包括印度與中國)先前對該機制所表達的反對立場。
依據WTO程序,歐盟目前有10天的時間回應俄羅斯提出的磋商請求。除非雙方另有協議,否則磋商必須在30天內舉行。若磋商無法解決爭端,俄羅斯可進一步請求設立爭端解決小組(dispute panel)。
歐盟強調CBAM是為防止碳洩漏、確保其氣候目標完整性所必須採取的氣候政策工具。歐盟主張,該機制符合WTO規範,並包含條款,可扣抵出口國已繳納的碳定價成本。

Carbon Pu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