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經濟部(BMWK)委託報告顯示,在德國所有對氣候有害的政府補貼中,運輸部門獲得最高比例補貼。
- 建檔日期:113-08-20
- 點閱:23
根據德國經濟部(BMWK)委託報告顯示,在德國所有對氣候有害的政府補貼中,運輸部門獲得最高占比補貼。在聯合政府協議中,政府各黨曾表示將解決此類補貼問題,此議題在德國預算危機後備受關注。鑒於該報告發現,環保組織再次呼籲削減總計數十億歐元的補貼。
報告由Öko-Institut和顧問公司Prognos等六家研究機構合撰。該報告顯示:
•2020年用於對氣候產生負面影響措施的政府經費總額為358億歐元,其中運輸部門經費略低於250億歐元。
•該報告首次量化政府補貼對該國溫室氣體的影響,包括正面和負面影響,以2020年為參考年,並預測2023-2030年對排放的影響。例如,根據該報告,柴油燃料退稅、通勤津貼和公司用車特權,可能導致至2030年排放增加約5000萬噸。
•估算對氣候產生正面影響的大部分補貼(意即該支持措施可能有助於減少未來的排放)中,減排效果最大的是工業能效補貼(至2030年減量4000萬噸)和建築能效補貼(至2030年減量5300萬噸)。
•對具氣候破壞的財政支援和稅減免,比對具氣候友善的補貼更多。前者有17 項補貼,總計金額近74億歐元的補助或稅收減少,具有增加排放的效果,而後者有72項措施總金額略低於67億歐元。
•至2030 年,所有破壞氣候的補貼,可能導致1.56億噸排放。
在聯合政府協議中,政府各黨表示將減少對氣候和環境有害的補貼。德國總理蕭茲重申此目標,以助政府鞏固改革後的預算計畫,之前法院裁決使氣候措施的公共資助計畫陷入混亂。
然而,到目前為止,政府未能按照承諾減少補貼,部分原因在於政府對補貼的定義方式。例如,不承認部分支持計畫(包括對公司汽車和柴油燃料的支持)為補貼,。
經濟部發言人表示,該報告為對氣候產生正面或晤面影響的政府激勵措施清單,並提供討論基礎,該報告目的不是直接從中得出改革方案,而是分析現況。
然而,財政部發言人補充表示,並未計劃根據該報告在下一個財政年度做出任何改變,並指出通勤津貼等措施不屬於補貼。
報告作者擴大官方的補貼定義,涵蓋「國家優惠」和其他公共補助超過120項措施。
Öko-Institut研究員 Julia Repenning表示,該報告為消除、減少或改革具破壞氣候的補貼和其他國家優惠的客觀辯論奠定基礎。根據Prognos稱,此舉的目的是提高補貼對溫室氣體影響的透明度。
環保組織呼籲補貼改革
環保非政府組織德國綠色預算(FÖS)呼籲補貼改革。FÖS負責人 Carolin Schenuit 表示:必須仔細審查所有潛在的預算節省,特別是對包含對破壞氣候的產品和行為產生適得其反的激勵措施。
德國交通和環境協會(VCD)也呼籲取消破壞氣候的補貼。VCD 負責人 Michael Müller-Görnert 表示:國家不僅放棄大量資金,還補貼大量碳排。預算形勢緊張,氣候危機正在惡化,將如此多的資金花在對環境有害的措施上是荒謬的。
德國地球之友(BUND)和德國環境行動組織(DUH)也呼籲取消對氣候影響最大的補貼。BUND負責人 Tina Löffelsend表示:我們需要放棄每年提供數十億歐元納稅人資金用於私人使用公司汽車、折扣柴油或更便宜航班的令人難以形容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