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列印
  • 回上一頁

國際海事組織工作小組談判,在全球海運排定價機制上獲得更多國支持

  • 建檔日期:113-09-30
  • 點閱:21

聯合國機構國際海事組織(IMO)一工作小組,於上週(9/23-9/27)在倫敦舉行會議,發現支持全球海運溫室氣體排放課稅的國家數增加。隨後,IMO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將於9/30-10/4在倫敦繼續進行談判,以擴大共識。
9/27工作小組會後,潔淨海運聯盟(Clean Shipping Coalition)主席表示:在本週閉會期間船舶氣候談判中,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支持船舶溫室氣體課徵和燃料標準,這些需要緊急達成共識。 
據非政府組織網路 GSCC資料,在上週談判中,有39國表示支持對海運徵收全球溫室氣體稅,高於2024年3月討論時的34 國。
然而,IMO約有15國仍反對徵稅或傾向於採取較弱的機制,例如更重視燃料標準。
本週,MEPC將在倫敦繼續進行討論,旨在就該措施的具體設計達成更大共識,是2025年春季會議之前安排的最後一次討論,各國應就商定機制達成共識。
海運業排放約占全球3%,若不採取行動,預計排放占比將大幅上升。
2023年7月,IMO各國承諾2050年或前後實現海運淨零排放,並制定2030和2040年期中排放減量目標。IMO國家也已同意採取一系列高階措施實現目標,其中包括對海運排放定價的機制及降低海運燃料碳強度的標準。
各國現在必須具體商定定價機制,包括起始價格和範疇。
Opportunity Green的高級經理 Ana Laranjeira 表示,目前有多種定價機制提案,即對國際海運排放徵收統一費率溫室氣體稅的不同選項及收費和回扣機制選項。雖然尚未就此事做出決議,但我們注意到,對國際海運排放徵收溫室氣體稅的支持,明顯增加。
仍在討論的是如何分配稅收。選項包括利用收入加速採用先進零排放燃料和技術,或支持開發中國家海運業的脫碳努力。
環境組織協會Seas at Risk 表示,我們敦促IMO採取高額徵稅,讓脆弱國家能利用稅收實現海運業脫碳並減少氣候變遷影響。
預計脫碳工作將影響整個世界船隊和所有IMO成員國,但低度開發國家和小島嶼國家預計將受到最大影響。
為指導IMO決策過程,已備妥全面影響評估,將在本週的委員會議上討論。
Laranjeira 表示,此場討論中最重要是各國觀點,特別是最容易受到氣候影響的國家,其首當其沖地受到氣候變遷和零排放轉型的影響,但往往難以在這些氣候條件下獲得適當的平台商議。
IMO目標,是在2025年4月就溫室氣體稅和其他減排措施達成協議,並預計在2025年底最終通過。

Negotiators inch closer on global price for shipping emissions - Euract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