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列印
  • 回上一頁

川普第二任期對美國及全球氣候行動有何影響?

  • 建檔日期:114-01-07
  • 點閱:7

川普即將二度入主白宮,氣候界對其政策影響深感擔憂。他計劃再次退出《巴黎協定》,並撤回氣候法規與研究,對全球行動造成重大挫折。專家預測,提出退出申請後須等待一年才生效,美國可能在COP30前仍是協議成員。若退出《巴黎協定》,美國將無需提供排放數據,並減少對發展中國家的氣候資金承諾。美國在COP30的角色仍不確定,外交官需觀察白宮態度。此外,川普團隊考慮讓美國退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但是否可在未經參議院批准下退出仍有爭議。
資金問題
 川普不願履行拜登政府承諾要給綠色氣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的40億美金,但還是取決於美國國會願不願意批准資金給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及全球環境資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如果國會願意提供資金,那氣候融資仍有資金挹注。
 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資深倡議者認為氣候融資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投資,儘管美國換上持氣候變遷懷疑論的總統,各方皆已做好準備。而在COP29上,考慮到美國未來四年可能不會積極參與,各國達成新氣候融資目標協議且做出相對應調整。如該協議決定允許透過多邊銀行提供的資金計入目標,即現在至2035年每年提供3000億美元的政府氣候資金。
 川普可能受到國會內部分共和黨員的壓力而關閉EXIM Bank(美國進出口銀行),該銀行是資助化石燃料及再生能源在海外的部屬。目前該銀行考慮幫助部分開採鋰等能源轉型所需礦物的項目,因此此舉將會影響能源轉型進程。
政策法規
 川普計劃大力支持化石燃料業並推翻拜登政府的氣候政策,並加強石油及天然氣開採。他承諾廢除美國環保署(EPA)針對燃煤和燃氣電廠的溫室氣體減量規定,以及針對甲烷排放的標準。儘管撤銷法規需要時間,專家認為川普可能在任期內成功廢除多項重要政策。此外,更嚴格的車輛排放標準也可能被取消。專家擔憂,新政府將優先考慮化石燃料企業利益,而非公共利益。
 川普政府可能試圖取消《降低通膨法案》(IRA)提供的潔淨能源補貼措施,特別是對電動車即再生能源的稅收抵免。然而,專家指出IRA在共和黨選區中也有廣泛受益,加上其措施獲得兩黨支持,川普要完全廢除並不容易,且國會仍需參與決策,而共和黨眾議院議長傾向於漸進式修法,而非一次廢除。此外,如川普撤回氣候政策,將影響美國達成《巴黎協定》目標,專家預測2035年減量幅度可能僅達31-51%。
氣候科學
川普長期誇大假訊息及詆毀氣候相關研究,美國非營利組織UCS政策主任Cleetus預計新政府會嘗試打擊環境機構如EPA和NOAA,影響全球氣候研究。科學界對此深感憂慮,擔心這些攻擊將影響全球暖化研究並阻礙政策制定。儘管川普政府持反科學立場,可能摧毀關鍵研究,但她強調美國是民主國家,公共利益仍有機會發揮作用。

ClimateHome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