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列印
  • 回上一頁

IPCC發布特別報告警示全球暖化超越1.5°C將面臨巨大風險

  • 建檔日期:107-10-08
  • 點閱:728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於新發布之全球暖化1.5°C特別報告中提出警告,僅有12年時間將暖化維持在1.5°C,若超越1.5°C,即使僅增加0.5°C也將嚴重惡化乾旱、洪水、極端高溫與數億人貧困等風險。與工業革命前相比,目前全球約暖化1°C,氣候變遷已然發生。與其之前報告相比,風險警示提升,並認為任何暖化的再升高,都會使氣候變遷影響惡化。
與暖化2°C時相比,在暖化1.5°C時,全球暴露於缺水壓力的人口比例降低50%,不會有糧食短缺問題,並將減少數億人陷於氣候造成貧困之風險,尤其在貧窮國家,亦可能防止珊瑚的滅絕並紓緩北極融冰壓力。
在暖化2°C之極度炎熱天氣,將變得更加嚴重且普遍,增加與熱有關的死亡並導致更多的森林火災。
暖化1.5°C與2°C影響,最大差異在於自然生態,如對於作物與植物授粉至關重要的昆蟲。與暖化1.5°C相比,於2°C時可能喪失半數棲息地的昆蟲幾乎是2倍,珊瑚將損失99%,但若1.5°C,則超過10%的珊瑚有倖存機會。
在暖化2°C時,預測海平面將比暖化1.5°C多上升10公分,至2100年海平面上升將影響1,000萬人,預計在未來數個世紀,受影響人數將因融冰增加而大幅上升。
由於氣候變遷,已使海洋酸度升高,含氧量降低。一研究模型顯示,在暖化2°C時,海洋漁獲量將減少300萬公噸,是1.5°C時的2倍。
北極地區的暖化速度比全球平均快2-3倍,在暖化1.5°C時,北極每100年就會出現一次無海冰的夏天,但在暖化2°C時,則每10年出現一次。
時間與碳預算都在流逝,若欲朝向暖化1.5°C目標,則在本世紀中葉前,需加速減少過去250年來的積累排放。IPCC提出4個達1.5°C目標的排放路徑,各有不同之土地利用與技術變動,4路徑皆包括重新造林。於暖化1.5°C路徑,預計至2030年須較2010年減少45%碳排放,並於2050年達淨零排放;而於2°C路徑,則至2030年須減20%排放,於2075年達淨零排放,且其碳價格將比1.5°C路徑高3-4倍,但完全不進行減碳的代價則更高昂。
此特別報告作者群表示,為實現1.5°C目標,需進行緊急與前所未有的變革,此目標雖然是巴黎協定限制暖化1.5°C與2°C間目標的上限,但達成此目標是負擔得起且可行的。
IPCC減緩工作組共同主席Jim Skea表示,雖然推行再生能源出乎意料地獲得良好進展,但農業的森林砍伐,正在將天然碳匯轉變為排放源,而對於混凝土與廢棄物處理業排放減量至關重要的碳捕存(CCS)計畫,也已停滯不前。若全球能在不依賴未經驗證的太陽輻射改造技術與其他形式的地球工程下達到1.5°C目標,則扭轉這些趨勢甚為重要,且IPCC認為上述這些地球工程技術可能無法發揮作用並可能產生負面影響。此報告已指出維持1.5°C的巨大利益,及實現此目標需進行前所未有的能源系統與運輸之轉型,依據物理與化學定律可達成此目標,然而最後就是各國政府的政治意願,做出抉擇。

Huge risk if global warming exceeds 1.5C, warns landmark UN report-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