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列印
  • 回上一頁

氣候變遷引起的不安問題:誰能擁有食物?

  • 建檔日期:105-01-21
  • 點閱:504

美國氣象學會在國會山莊的簡報,係根據美國農業部於巴黎會議發布之研究報告(Climate Change, Global Food Security and the U.S. Food System),結論指出氣候變遷造成的糧食影響,對富裕與貧窮國家的城鄉人口皆會產生衝擊,且於本世紀中葉之前加據。於最不樂觀的情境(基於高碳排放與較缺乏應對氣候變遷的國際合作)下,2050年農業產量可能下降多達15%,而糧食價格可能上升30%以上。定義為可獲得安全且營養的食物,得以健康生活的全球糧食安全,過去6年已有所改善,處於糧食不足威脅人口約減少2億,估計全球約有8.05億人沒有足夠糧食。由於氣候變遷將影響作物適應溫度、降雨與生長季節長度等天氣型態而擾亂農業系統,因此全球暖化的惡化將可能使遏制全球飢餓的進展陷入停頓。估計在最壞情境(CO2濃度850 ppm、高人口成長、低經濟成長)下,至2080年處於營養不良威脅的人口約增加1.75億;若CO2濃度550 ppm時,僅增加6千萬人;在350 ppm時,則不會增加。
由於西北歐小麥產量與東亞稻米產量共占全球糧食作物的1/3,二作物產量已達到土壤與穀物品種能承受極限,若加上氣候變遷因素,任何增壓因素都會有顯著的影響後果。另糧食減產意味價格上漲與市場轉移,食物會流向負擔得起高價的市場,是氣候變遷的後續效應。氣候變遷也打亂糧食的運輸、儲存、包裝與遞送,尤其是糧食短缺地區,更難以獲得足夠且種類正確的食物。還有一項影響食物分配因素為社會文化規範,例如在非洲,家庭面臨食物短缺時,會優先餵食男童再餵女童。由於我們無法得知對取得食物甚為重要的社會文化規範,所以只能以食物價格為衡量準則,而這只是影響糧食獲取的其一因素。

Climate Change Raises a Troubling Question: Who Gets to Eat?—David Hasemyer, Inside Climat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