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列印
  • 回上一頁

臺灣未能清理工業碳排危及其凈零承諾

  • 建檔日期:112-01-31
  • 點閱:11

臺灣工業排放占比過半,但政府新氣候政策沒有具體計畫解決此問題。
當台灣成為氣候頭條新聞時,通常只因台灣對美中氣候談判的影響。但該島本身也很重要,其是世界第22大排放國,受到風暴與海平面上升的高度威脅。
台灣政府最近在氣候方面採取兩項重大行動,但除非台灣清理其最大排放源工業,否則其行動可能無法保證成功。
首先,2022年12月28日提出至2030年高達300億美元的氣候投資,將推動12項關鍵戰略,用於再生能源、氫、CCS、能源效率、動員生活方式改變及能源公正轉型。
之後,於2023年1月10日立法院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使台灣成為第18個設定具法律約束力凈零目標國家,目標為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依據該法將導入碳費,強化調適體制,以及為公正轉型建立治理結構與資金。
這些都是進步,但仍不足以確保台灣履行其氣候承諾。最大失敗是12項關鍵戰略沒有一個連貫的行動計畫實現工業脫碳,儘管工業排放占過半。且非提出具體戰略,而是對於難減碳工業的減碳措施分散在氫能、能效、CCS等其他領域的計畫中。最重要的是,資金不是以任務為導向的原則分配。此外,應著重於加速氫市場的建構,惟只為該技術提供1.5億美元。
氣候變遷因應法也存在缺陷,如未如同英國與其他至少21國設立一個獨立的氣候諮詢機構,且該法使公司透過碳費只支付其排放的部分社會成本。原擬議的化石燃料補貼改革則因能源危機而取消,財政部亦阻止更廣泛的稅制改革。最後,由於司法與行政系統對氣候訴訟概念缺乏熟悉度,致使氣候訴訟入法受阻。
但氣候運動人士也有取得勝利,於碳費計畫加嚴碳抵減標準與碳費收入返還高排放企業占比有限。
鑒於歐盟將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亦幫助台灣氣候運動人士對實施碳費之推動。台灣依賴出口,歐盟是主要客戶,因此污染產業軟化對碳定價的反對,但業界仍在遊說低稅率,以及寬鬆的抵減規則與補貼。因此,政府必須制定更多政策,如碳差價合約與購買承諾,以助工業向氣候友好型技術轉型。
G7國家正試圖透過氣候俱樂部加速工業清理,其須建立中心以協助與大製造商(如台灣)分享知識。

Comment:Taiwan’s failure to clean up industry endangers its net zero pledge - Climate Chang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