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列印
  • 回上一頁

世界甲烷減量行動嚴重落後

  • 建檔日期:112-06-01
  • 點閱:10

在20年的期間,甲烷具有比CO2強80倍以上的暖化效果,是一個更迫切的議題。事實上,目前人類所經歷的全球暖化大約有30%可歸因於甲烷排放。根據聯合國環境署(UNEP)的研究,在2045年以前,透過在2030年之內減少45%的甲烷排放,可避免約0.3°C的暖化效果。
然而,一群來自歐洲的科學家檢視全世界多達250個以上的甲烷減量政策,卻發現這些甲烷減量政策只涵蓋了13%的甲烷排放。更甚者,甲烷減量政策也很難評估成效,因甲烷排放大都是透過估計得知。大部分的政策關注減少及避免甲烷排放,但只有約五分之一的政策是改善甲烷的監測。而在避免或改善甲烷洩漏的科技已完備的情況下,約只有一半的政策將目標放在化石燃料部門。
評估甲烷排放的方法通常是由下而上(bottom-up),科學家透過模擬或測量單一排放單位(如石油井)的代表性樣本來推算甲烷排放。但研究指出,這樣的推算通常低估或不精確,透過衛星影像觀察即可發現不一樣的結果。舉例來說,由上而下的甲烷排放資料顯示,中國煤炭礦脈的甲烷捕捉規定讓甲烷排放到2019年的10年之間下降了37%。不過,衛星影像卻顯示並未產生這樣的效果。
除此之外,甲烷減量政策通常也未顧及整個供應鏈,只有少數甲烷減量政策包含廢棄的井及礦脈。歐盟已嘗試率先通過第一個涵蓋全歐盟的甲烷立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立法草案已於今(2023)年5月獲得歐洲議會採認,將要求企業執行定期的甲烷洩漏偵測及維修。甲烷政策報告的主要撰寫者Maria Olczak建議歐盟的甲烷立法草案應展現對問題的瞭解及前瞻思考,例如甲烷規定也應必須適用在生物氣體及生物甲烷的基礎設施上。目前立法草案還在進行歐盟理事會、歐盟執委會及歐洲議會之間的三方協商。法規執行是另一項問題,因歐盟會員國將有權力決定企業是否須遵守規定,以及未遵守規定的罰則。
以全世界來看,甲烷減量政策未包含全球最大的甲烷排放國-中國,中國至今未簽署全球甲烷承諾(Global Methane Pledge),該承諾目標在2030年前減少30%的甲烷排放。此外,集中排放甲烷的石油及天然氣生產國-土庫曼也提供一個負面案例,根據衛星影像顯示,其限制石油相關生產燃燒天然氣的政策卻導致石油井的營運商將甲烷排放到大氣當中。荷蘭太空研究所(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Space Research)的研究員Ilse Aben表示,他們發現在土庫曼的西岸有一個全世界最大的甲烷排放熱點,其中有29個不同的排放源,每個排放源都在每小時排放超過1,800公斤的甲烷,這些甲烷超級排放事件不包含在提報給UNFCCC的國家溫室氣體清冊報告(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y)當中。
Ilse Aben的研究團隊目前正提供資訊給聯合國環境署的國際甲烷排放觀測站(International Methane Emissions Observatory),將整合不同管道的資訊匯入甲烷警示及反應系統(Methane Alert and Response System),系統將於今年夏季開始運作。

Policy Watch: World dangerously lagging on plugging methane emissions - 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