汰煤:德國關閉15座燃煤發電廠
- 建檔日期:113-04-02
- 點閱:22
為確保能夠達成2045年碳中和目標,德國政府關閉境內15座燃煤發電廠。對此,德國副總理暨聯邦經濟事務和氣候行動部長Robert Habeck表示,「這些燃煤發電廠不必要且不經濟」。德國的目標是在2030年以前淘汰燃煤發電,然而,因俄烏戰爭所引發的能源危機,過去這15座燃煤發電廠暫時維持在電網,以應付高漲的能源價格。由於能源價格逐漸下降,德國政府決定將這15座燃煤發電廠都關閉。德國綠黨政治人物於本周一(4/1)向德新社(German Press Agency)表示,「過去兩年作為預防措施仍維持在電網運作的幾座燃煤發電廠現在已經是多餘的,可以永久退出電網」。
當德國的通貨膨脹在2022年因能源價格高漲而達到40年新高之際,一份新的調查指出,通貨膨脹已在2024年3月降至2021年6月以來的新低。電價、天然氣價格都顯著下降,Habeck表示,再生能源的擴張表示「大部分的電力是來自潔淨、氣候友善的來源」。
在周日(3/31),位於萊尼什礦區(Rhenish mining area)及布蘭登堡(Brandenburg)的7座燃煤發電廠(總裝置容量約3.1 GW)已從電網中退出;在周一(4/1),德國經濟事務和氣候行動部宣布關閉其餘8座燃煤發電廠(總裝置容量約1.3 GW)。德國在2023年的燃煤發電占比已有顯著下降,從2022年的33.2%下降至26.1%。不過,燃煤發電目前仍是德國第二重要的發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