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擬以增強彈性、擴張氫能量及產能為基礎,進行電力市場改革
- 建檔日期:113-08-05
- 點閱:14
德國將改革其電力市場設計,以實現電力產業脫碳。在一份概述改革行動的文件中,聯邦經濟及氣候保護部(BMWK)提出支持使用再生能源、電力彈性使用、當地價格設定及可隨時調度的發電容量的改革方案。其目的是確保市場具成本效益,鼓勵對新產能進行投資,協調供需與當地電網的發展,並提高系統靈活度。
為實現這些目標,政府正考慮建設氫氣就緒燃氣電廠(hydrogen-ready gas power plant)以確保電力供應,並於2028年導入容量機制(Capacity Mechanisms)。這應能確保發電業的業務,也可包含如儲能設施及靈活負載等分散方式。為了協調最佳電力供需的時間與地點,改革內容還提出根據時間及地點收取不同電網費用,或在資助計畫中進行區域管理度來影響投資決策。在供電充足時降低電價的創新電價模式可以鼓勵彈性用電。BMWK將於8月底前舉行諮詢。
產業協會普遍對此改革表正面評價,並表示改革電力市場是當務之急,但改革內容需進行調整。再生能源協會 BEE則對要取代原本機制的提議內容持懷疑態度,雖然該提議可保證風電及太陽能發電營運商的報酬。而現行機制經歐盟法律授權至2026年底。能源產業協會 BDEW 對此表示贊同,BDEW 主席 Kerstin Andreae並表示,這涉及許多利害關係,不確定的框架將導致再生能源系統發展停滯。遊說團體還敦促政府盡快決定市場細節,以便企業做出投資決定。
隨著德國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分散且間歇性的再生能源發電比例將會上升。工業、供暖和交通在內的各產業將越來越依賴電力。。因此,未來電力系統的靈活度,由儲能、彈性需求管理和彈性的備用電廠,對於實現能源轉型至關重要,並將在確保供應安全以及最佳化電力系統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德國的目標是到 2030 年透過再生能源滿足 80%的電力需求。2024 年上半年,再生能源發電量約占德國總發電量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