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中國燃煤電廠審批數量大幅下降,象徵能源政策轉向
- 建檔日期:113-08-22
- 點閱:16
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 (Centre for Research on Energy and Clean Air, CREA)和全球能源監測(Global Energy Monitor, GEM)合作報告指出,中國新燃煤電廠許可急劇下降,顯示此世界最大的污染電廠建設國,正在將其能源政策轉向更多再生能源發展,儘管煤炭仍將持續扮要角。該報告顯示:
•2024 年上半年,中國僅批准10座新燃煤電廠,裝置容量9 GW,與2023年同期減少83%。
•自2023年以來,中國新增風電和太陽能裝置容量超過400 GW,導致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間,燃煤發電量下降7%。
•中國燃煤發電審批速度放緩,主因潔淨能源的快速發展,足以滿足中國電力需求的成長。
•此經濟強國,已將潔淨能源從氣候政策的角色,轉變為中國能源和經濟戰略的基石,促使中央政府改變政策。政策轉變的其他例子,包括中國決定在2024年上半年不再批准任何燃煤鋼廠,以及中央政府從注重能效改善朝向優先考慮減碳。)
•儘管如此,中國在今年上半年開始建造41 GW之前獲準的燃煤電廠,幾乎與2022年全年的建設量相同,占全球總量的90%以上。於2022和2023年,由於電力緊縮及其引發的對能源安全關注,推動燃煤許可審批數量的激增。
•新專案提案正在減少,但與許可放緩的速度不同,1- 6月提交37.4 GW新專案和修訂提案,低於前一年同期的60.2 GW。
•由於政府目標是今年投入運轉80 GW燃煤發電,而上半年僅運轉約8GW,預期下半年工程竣工量仍可能大幅增加。
•中國可透過取消新建燃煤電廠加速其氣候行動,並指出中國既有1,890 GW的基載發電容量,已足以滿足估計的1,450 GW峰值能源需求。
CREA去年底調查的專家認為,中國預計在既定的2030年目標之前達到碳排放峰值。
中國表示,正在建造新燃煤設施,以確保電網穩定並保障需求尖峰期間的電力供應,例如七月創紀錄的高溫。其明確的政策是「嚴格控制」燃煤發電專案。
該報告中國燃煤發電許可的研究結果,與綠色和平組織本週基於不同資料發布的分析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