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合政府已同意2025年聯邦預算草案,削減專門用於氣候行動的經費
- 建檔日期:113-08-19
- 點閱:10
德國聯合政府已同意2025年聯邦預算草案,該草案削減專門用於氣候行動的經費,並因研究人員批評的「沒有可靠資金來源的樂觀假設」而受到批評。
德國聯合政府計劃2025年減少關鍵氣候行動措施的支出,顯示其氣候與轉型基金(CTF)的計畫草案。該基金是德國的特殊聯邦預算工具,用於支持家庭供暖轉型或綠色工業補貼等計畫。
據Clean Energy Wire 看到的草案顯示,2025年CTF總經費345億歐元中,159億歐元專用於支持轉向氣候友善供暖,比目前的2024年預算減少約20億歐元。2025年用於補貼電力密集企業、加強氫經濟和自然氣候行動措施之經費亦減少。預算草案後續須送議會審議,並須在今年通過。
在2023年11月憲法法院裁決對政府聯盟造成沉重打擊後,政府進行數月艱難的預算協商後才達成此項預算協議。當時法院宣布氣候與轉型基金600億歐元的使用非法,因違反舉債限額規則,導致政府聯盟夥伴社會民主黨(SPD)、綠黨和自由民主黨(FDP )之間對預算的全面重組和削減產生爭議。
CTF只是國家常規預算之外的數個特殊用途基金之一。其資金可用於依據國家氣候立法之促進有助於實現氣候目標的措施,特別是推動德國朝向氣候中和經濟轉型的措施。
專家批評政府將2025年計畫置於不穩固的基礎之上:CTF 資金來自排放交易收入。政府預計2025年將透過國家和歐盟ETS系統提供 222 億歐元,因此仍將有約 120億歐元的資金缺口。
通常,到預算年度結束時,並非所有指定用於特定計畫的資金皆實際支出,例如由於對支持計畫的興趣低於預期,或者進程緩慢導致氣候措施的延誤。草案稱,此類資金2025年可能達到 90 億歐元,而排放交易可能帶來比預期更高的收入,而縮小差距。
因此,全球公域和氣候變遷(Global Commons and Climate Change, MCC)政策分析師Niklas Illenseer 認為,2025年規劃計畫的1/3支出經費(總計345億歐元的120 億歐元)係基於沒有可靠資金來源的樂觀假設,是魯莽但絕非穩定的財政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