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根據生產國電力結構衡量電池生產碳足跡的計畫,引發德國汽車產業的擔憂
- 建檔日期:113-08-27
- 點閱:13
根據《世界報》(Die Welt)報導,歐盟根據生產國電力結構衡量電池生產碳足跡的計畫,引發德國汽車產業的擔憂,憂心此種計算方法可能擾亂德國擴大國家電池產能的計畫。歐盟執委會已要求製造業者在2025年2月之前揭露電池生產碳足跡 ,其中國家電力結構將成為關鍵衡量標準,而不是生產地點實際使用的電力來源。
例如,瑞典電動車電池製造商Northvolt 計劃在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Schleswig-Holstein)建造的工廠,大眾汽車(Volkswagen)計劃在下薩克森州(Lower Saxony)建造的電池生產地點,以及特斯拉(Tesla)在勃蘭登堡(Brandenburg)的既有工廠,皆位於風能占比高的三個州。儘管德國再生能源電力占比超過50%,但燃煤和燃氣在其國家電力結構中所佔比例仍然很高,意味在德國生產的電池,將被認為比法國或瑞典生產的電池排放更高,法國與瑞典皆高度依賴核電,因此每度電的碳足跡較低。
因此,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或德國工業聯合會(BDI)等產業協會,呼籲經濟部長哈貝克,為德國工業和全球氣候保護的利益,迅速介入歐盟執委會最高層,修正規劃指數。這些協會表示,歐盟將須考慮購電協議(通常為購買再生能源電力的協議),若此最有效的脫碳工具不再被接受,德國工業就無法有效使其全球活動脫碳,也無法為再生能源擴張做出貢獻。意味新規定,對德國企業氣候行動和聲譽而言,是非常壞的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