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列印
  • 回上一頁

美國停發全球空污數據 開發中國家監測面臨挑戰

  • 建檔日期:114-03-06
  • 點閱:4

美國國務院於3月5日表示,將因資金限制,停止分享全球大使館空氣污染數據。過去,空污數據會透過美國環保署AirNow平台及其他公開平台,向全球提供即時空氣品質資訊。這些數據不僅讓各國居民及科學家即時掌握城市空氣狀況,也成為環境監測與科學研究的重要依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全球每年約有700萬人因空氣污染喪命,而即時且準確的空氣品質數據,正是各國採取行動、改善空氣品質的重要參考。科學界長期信任美國提供的數據,並以此掌握全球空污趨勢。多個環保團體對美方停止發布數據表示遺憾,特別是對於開發中國家來說,當地監測數據往往缺乏公信力,若失去美國提供的客觀且高品質數據,恐將對民眾健康帶來更大風險。
在開發中國家如巴基斯坦與奈及利亞,當地政府高度依賴美國數據,原因在於自行建置與維護空氣監測站的成本過於高昂,因此直接參考美國資料,成為制定空污政策的重要依據。以中國為例,中國官方正因為美國數據與自家監測結果存在巨大落差,才開始正視空氣污染問題並積極改善空氣品質。
不過,也有部分國家藉此契機強化自身空氣監測能力。例如,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除原有監測設備外,近期更計劃增購30套新設備,以提升監測密度與數據可信度。美國停止公布數據,反而將促使更多國家正視本國空氣監測體系的重要性,進而推動環境治理的自主性與透明度。

AP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