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列印
  • 回上一頁

研究分析再生能源協助方案的功效

  • 建檔日期:103-11-05
  • 點閱:732

美國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University of Chicago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的教授John R. Birge、德國奧托貝森管理研究院(WHU-Otto Beisheim School of Management)的Stefan Spinler教授與Ingmar Ritzenhofen於2篇研究報告中,將協助再生能源發電的多種方案執行效果予以量化分析。其在所撰之「再生能源配比制度與電能躉購制度對電力市場的結構性影響」(The Structural Impact of 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s and Feed-In-Tariffs on Electricity Markets;網址: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2418196)報告中,利用美國加州電力市場測試各種補助與援助措施;而於其另一篇研究「穩健的再生能源支持方案面臨不確定性和法規模糊性」(In Robustness of Renewable Energy Support Schemes Facing Uncertainty and Regulatory Ambiguity;網址: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2495278),則增加納入政策制定者所面臨的模糊性。
2013年全球投資2,140億美元於再生能源,在推動再生能源初期,政策制定者所面臨的問題為如何促使擴張再生能源投資,而現在則較傾向於考量如何達到能源的可負擔性、供應安全性與永續性的更大目標。廣泛來說在替代能源發電的法規支持上最主要有3種方式:
1.再生能源配比制度(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s, RPS)為要求電力公司或用客提供或使用再生能源配額,或是透過採購證書方式以符合其義務。
2.電能躉購制度(Feed-In-Tariffs, FIT)是保證向供電者購電;
3.市場溢價(Market Premium)則如同FIT保證購電,但是以市場價格為基礎提供與現價間的差額。
全球已有138個國家、州與省使用1種或全部方式協助再生能源發展。研究人員測試每項方案在面對不明確之法規與經濟環境下的有效性和穩健性,結果發現各方案皆可成功提升再生能源供給並減少碳排放,躉購電價與市場溢價通常為最低廉的解決方案,但配比制度在再生能源導入與長期投資中則趨於產生更多可預測的長期結果,因為躉購制度與市場溢價制度忽略現行價格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市場扭曲,長期下很可能造成投資過度與投資不足問題。總之2篇研究報告提供政策制定者一決策架構,即透過在每次佈局中權衡短長期的利弊得失,並建議配比制度可提供最有力的長期再生能源供給。

Renewable energy support programs: New studies examine how and when they work-Science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