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列印
  • 回上一頁

研究顯示碳捕集並非淨零排放的解方

  • 建檔日期:111-09-01
  • 點閱:11

碳捕集是諸多國家淨零計畫的關鍵項目,但根據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機構(Institute for Energy Economics and Financial Analysis, IEEFA)研究人員Bruce Robertson新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此非氣候解方。
其研究發現,績效不彰的碳捕集計畫大大超出成功的計畫。該研究以13項專案進行分析,總計約占全球55%的營運量能,其中7項成效不彰、2項失敗,1項中止。Robertson表示,許多國際機構與各國政府依賴將碳捕集應用於燃料部門以實現淨零,但這是不可行的。
儘管該項技術仍在開發中,碳捕存仍是英國實現2050淨零目標的關鍵工具。商業、能源暨產業策略部( (Business, Energy and Industrial Strategy ,BEIS)出版之淨零策略設定一項目標,英國到2030年代中期,需捕集3,000萬公噸/年的CO2排放量。根據國際能源署(IEA)表示,為實現2050淨零目標,到2030年,每年CCS的量能應達到16億公噸CO2。
IEEFA報告顯示,儘管CCS已是一項長達50年的技術,但成效不盡相同。大多CCS專案將捕集到的氣體注入日益減少的油田來增強其產量。近年來,應用於提高石油採收(Enhanced oil recovery, EOR)約占每年全球捕集CO2的73%。據估計,全球捕集3,900萬公噸中,約有2,800萬噸被重新注入並封存在油田中。EOR導致CO2直接與間接排放。直接影響是使用燃料將CO2注入地底深層的排放,間接影響則是燃燒碳氫化合物的排放。碳封存未來的另一項挑戰為尋找適合儲存的地點,而非僅將CO2用於提高石油採收。由於捕集到的CO2需要幾世紀的監測,以確保不會洩漏到大氣中,這卻使私人從企業獲取既得利益後,而產生將責任轉嫁到大眾的風險。
將CCS用於延長化石燃料機組的使用年限,將產生遠超過於將大氣碳保持在低於災難性臨界點的風險。
即使某些難以減碳的部門如水泥、肥料與鋼鐵等,可以CCS發揮作用,但整體結果顯示,在財務、技術與減碳層面仍被過於誇大且表現不佳。就對抗不斷上升的氣候災難而言,以CCS目前的操作模式,並非氣候解方。
BEIS官員反駁該研究結果,指出挪威的Sleipner與Snøhvit兩專案都是成功的範例。英國已儲存780億公噸CO2,且此為實現淨零目標的必要做法。並表示,將使英國成為該領域的領導者,並探究CCS的潛能作為產業去碳計畫的一部分。英國已投入10億英鎊於碳捕集基礎設施基金,並將於2020年代中期建立2座CCS產業聚落,2030再增設2座。

Carbon capture is not a solution to net zero emissions plans, report says - The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