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列印
  • 回上一頁

鋼鐵廠對歐盟緩慢的綠氫產出感到沮喪

  • 建檔日期:111-10-31
  • 點閱:10

歐洲新興的氫能轉型面臨三大阻礙:綠氫產量稀少、法規不明確、基礎設施不足。
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天然氣價格在未來2年將是2021年的8倍。雖然天然氣價格為重工業朝向綠氫轉型創造誘因,不過綠氫產量仍有限。目前歐盟所產銷的1000萬噸的氫多半都是透過煤或天然氣所取得。
綠氫對歐盟達成2050淨零轉型至關重要,歐盟執委會於2020年發布的氫能策略當中,綠氫將在本世紀中佔13%-14%的能源比例。今年5月,歐盟執委會進一步提升了生產綠氫的企圖心,規劃在2030年以前產出1000萬噸的綠氫,但目前產量不符預期。
歐盟執委會能源部的Ruud Kempener表示,創造綠氫市場的條件是必須要有產量。Kempener認為歐盟在2020年推出的氫能策略時機正確,他舉出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的改革及國家援助規則(state aid guidelines)的更新為例,說明這些措施都是歐盟支持氫能發展的政策工具,8000億歐元的COVID-19復原基金也有很大一部分與氫能相關。不過,儘管付出努力,生產足夠的氫仍是挑戰,德國鋼鐵巨人ThyssenKrupp是氫的潛在買家,他們在2030年以前至少需要200萬噸的綠氫及750億度(75 TWh)的再生能源電力,規模是2020年比利時電力需求的兩倍。
另一個阻礙是歐盟法規不明確,目前生產綠氫的法規已在各國介入下延宕多年,歐洲議會也獨自針對生產綠氫制訂額外標準。挪威奧斯陸大學的教授Catherine Banet認為必須彌補目標與法規之間的差距。綠氫現由不同的歐盟法規監管,如2021年12月歐盟執委會通過的天然氣包裹法案(gas package)及歐盟的再生能源指示(EU’s Renewable Energy Directive),Banet認為法規必須確保氫能夠在市場上自由交易。歐洲鋼鐵製造協會,Eurofer也強調法規不明確將對企業的投資決策造成困難。
最後,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的統計數據,雖然有85%的氫是在地社群自產自用,但隨著需求增加,仍需基礎設施將氫運送給工業消費者,德國鋼鐵廠ThyssenKrupp指出他們現在有兩條小型的管線(最長的有240公里) ,並表示透過管線運輸他們才能獲取氫,進而達成去碳化的目標。

Steelmakers frustrated with slow start of EU green hydrogen production - EURACT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