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監測報告發現,逐步淘汰燃煤發電速度太慢,無法避免氣候混亂
- 建檔日期:112-04-06
- 點閱:20
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的非政府組織全球能源監測(Global Energy Monitor)報告顯示,世界需要停止建設新燃煤電廠,並以幾乎5倍於當前速度關閉既有電廠,以實現巴黎協定目標。該組織指出全球在避免暖化造成氣候混亂方面進展不足,且大幅增加中國燃煤電廠數量的計畫將需要更大幅度地削減全球其他燃煤電廠,以利實現全球氣候目標。
為達成巴黎協定,所有燃煤電廠需在2040年前關閉,且不能有新燃煤電廠上線。預計已開發經濟體將比全球提前十年淘汰電廠,將需OECD國家每年關閉60 GW煤電裝置容量(約為2022年記錄的4.5倍)直至2030年。非OECD國家則每年需關閉91 GW燃煤直至2040年。
全球調查發現,儘管2022年中國以外之既有與規劃中燃煤電廠裝置總量有所下降,但與往年相比,逐步淘汰速度有所放緩。中國並準備大幅增加煤炭使用量,規劃建造之新電廠裝置容量,超過2022年美國與歐盟退役容量總和。該報告主要作者Flora Champenois表示,按此速度,低碳轉型速度將不足以避免氣候混亂,新燃煤專案上線越多,未來需要削減與承諾就越多。
總體而言,2022年全球既有燃煤電廠增加19.5GW,其中一半以上在中國,中國並規劃將燃煤容量再增加126 GW,使開發中國家的使用量減少相形見絀。
2022年美國燃煤退役全球領先,關閉13.5GW容量。歐盟由於回應俄烏戰爭提高燃氣發電成本,關閉燃煤容量從2021年的14.6 GW減緩為2022年的2.2 GW。
智庫Centre for Research on Energy and Clean Air的首席分析師Lauri Myllyvirta表示,儘管2022年天然氣緊縮震撼全球能源市場,但富裕國家在燃煤電廠退役與取消在開發中國家的新燃煤專案方面進展,令人鼓舞。除中國外,對能源危機的反應主要是加速對潔淨能源的投資;中國則反其道,大幅增加規劃新燃煤裝置容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