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列印
  • 回上一頁

新加坡的能源需求導致東協再生能源電網發展

  • 建檔日期:112-09-20
  • 點閱:11

目前國家的發電結構天然氣占95%的新加坡,正規劃2035年進口4,000兆瓦低碳電力,相當於國內總電力需求之30%。這項能源政策正為鄰近東南亞國家帶來擴大發展再生能源與電網的契機。
事實上從2022年開始,東南亞國家間便開始了跨國的電力運輸與交易。寮國透過泰國和馬來西亞輸送水力發電到新加坡,迄今已達100兆瓦。
監管機構也已批准與印尼的合作計畫,包括約2,000兆瓦的陸域太陽能發電電力及購買一座印尼離岸浮動太陽能發電廠。
新加坡最大跨國企業-吉寶集團(Keppel Infrastructure Holdings)於今年三月也與柬埔寨皇家集團(Royal Group)簽署一份購電協議,預計透過長達1,000多公里的海底電纜從柬國進口1,000兆瓦的再生能源電力。吉寶集團表示此計畫將加速東南亞區域電網與再生能源的布建。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估計,若依照巴黎協定的設定目標執行,2030年東南亞地區40%的電力可望來自再生能源,2050年95%電力來自再生能源和氨。為達到此目標,並考量經濟成長之電力需求,從現在開始再生能源的發電能量每年必須成長10%。
寮國在這波機會中找到商機。因為有湄公河的水力,該國約70%的發電來自再生能源。而寮國約有80%的電力是出口導向的,賣給泰國、越南等國家。2022年起寮國開始賣電給新加坡,今年又修建新的輸電設施以供電給柬埔寨。
越南則既是買方也是賣方。該國南部具有60萬兆瓦的風力發電潛力,正規劃向新加坡輸送再生能源電力。與此同時,越南中部地區規劃從寮國一座新完工的風力發電廠進口電力,北部地區從寮國進口水力發電。
越南北部和中部是台灣富士康與中國電動車BYD工廠所在地,隨著愈來越多從中國撤出的企業選擇落腳越南,越南正急於解決可能面臨之長期能源短缺問題。
烏俄戰爭後國際能源價格飆高,顯示能源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的危害。跨域再生能源電力交易能將因災害或地緣政治導致之風險分散到整個區域,減緩各國受到之衝擊。
日本法政大學Hiroshi Takahashi教授將跨域電網視為打造集體能源安全的形式之一,並認為東協很適合這樣的嘗試。
但電網是否能如願完成並順利供電,則是另一個問題。

Singapore energy appetite fuels ASEAN's renewable power grid - Nikk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