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列印
  • 回上一頁

研究指出:在2030年以前,德國的氫進口支出估計將達到13億歐元到70億歐元

  • 建檔日期:112-09-18
  • 點閱:11

具影響力的德國氣候智庫-Agora Energiewende於9/14發布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德國無法單純仰賴最廉價的管線運輸(低於1公斤1歐元)來運送氫,使得德國必須採用成本較高的航運作為進口氫的選項,在2030年以前,德國預計將進口130萬公噸的氫,若以最便宜的管線運輸進口130萬公噸的氫,運輸成本約為13億歐元。相較之下,若以航運的方式長途運輸氫,成本為每公斤2歐元到5歐元,運輸過程必須將氫進行轉化,運輸成本可能上升至約25億歐元到70億歐元。
除此之外,Agora Energiewende亦示警以航運運送氫的技術並不成熟,如將氫轉化為合成天然氣,因此以航運運送氫在短期內並不具市場競爭性。然而,根據輸氫管線營運商-TES簽訂的合約,德國威廉港(Wilhelmshaven)的其中一條新的液化天然氣管線將最早在2027年以前,改成合成氫的進口接收站。此外,氫衍生物的進口成本將變得較低廉,報告指出,氫衍生物,像是綠氨或塊狀海綿鐵(briquetted sponge iron, HBI)可作為可行選項,將氫的成本壓低至每公斤低於1.5歐元。但報告也提到,前提是這些原料可以直接加工而無需昂貴的轉化,如用於肥料或鋼鐵生產。德國政府專家及智庫也持續提出相似的研究發現,這些專業人士還提出警告,德國不應該不計成本,過於執著將所有的能源密集工業生產都保留在國內。
將氫運送至德國的管線
德國政府目前正規劃3條輸氫管線,以供應國內的能源密集產業。首先,陸地管線的目標是由丹麥運送20 TWh 的目標氫產量的部分份額,但目前陸地管線的興建尚未開始。德國聯邦經濟事務和氣候行動部長Robert Habeck於今年3月與丹麥簽署聯合聲明時表示,他認為管線的規模愈大愈好。
另外一方面,挪威也將成為氫的供應國,目前針對輸氫管線的可行性研究已經展開,但已經延遲半年,德國與挪威已經在今年7月設立聯合工作小組。Habeck於聲明中表示,目標是從2030年開始,在德國與挪威之間大規模的供應氫。挪威貿易與產業部長Jan Christian Vestre表示,他對於進展「感到振奮」。
而造成法國及西班牙發生多年意見分歧的H2Med管線,最終的協議是規劃興建一條輸氫管線,而非以既有的天然氣管線進行運輸,這條H2Med管線也有可能連接至德國。

Germany’s hydrogen import bill estimated at €1.2-7bn by 2030: study - Euract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