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引領富裕國家花費數十億公共資金用於未經證實的氣候解決方案CCS,可能進一步拖延脫離化石燃料的轉型
- 建檔日期:113-08-28
- 點閱:21
非營利組織國際石油變革組織(Oil Change International, OCI)新研究顯示,以美國為首的少數富裕污染國,正將數十億美元公共資金用於未經驗證的氣候解決方案技術,可能進一步拖延脫離化石燃料的轉型。
該報告分析基於兩個OCI資料庫:一個追蹤1984-2024 年分配給各公司碳捕捉和化石氫之研究與開發的公共補助,以及試點和商業專案的補助金。另一則是追蹤自2020年以來,美國、加拿大、澳洲、歐盟和歐洲國家宣布的政府支持政策,包括直接補助、貸款、稅抵免、低於市場的保險計畫和其他財務激勵措施。OCI 研究總監Lorne Stockman 表示:各國政府正將數十億納稅人資金投入到一直未能兌現承諾的技術上……使化石燃料公司能夠繼續開展業務。
該報告分析指出:
• 過去40 年,這些政府為碳捕捉和化石氫提供近300億美元補貼,並可能透過新的激勵措施獲得數千億美元。
• 截至目前,歐盟加上美國、挪威、加拿大和荷蘭四國,即占CCS 和氫氣公共補助的 95%。美國花費最多的納稅人資金,約120億美元用於直接補貼,其次依序為挪威60億美元,加拿大38億美元,歐盟36億美元,荷蘭26億美元。
• 美國和加拿大已花費超過 40 億美元補貼CO2捕捉,然後將其用於增加石油開採量,此一過程稱為提高石油採收率(enhanced oil recovery, EOR)。
• 美國為全球最大油氣生產國,估計目前捕捉的CO2,有3/4用於EOR,補貼可能超過 1000億美元。主歸功於拜登政府的新政策,尤其是具里程碑意義的氣候和基礎設施立法《2022 年降低通膨法案》(IRA),該法案在經過密集的產業遊說後,在幾乎沒有檢查與制衡之下,擴大CCS 和氫能的稅賦優惠。
IPCC建議,此產業首選的解決方案,在遏制全球暖化方面可扮演有限角色,而富裕國家在年度聯合國COP氣候峰會上越來越多地推動此一解決方案。
惟依據之前的研究,CCS專案始終失敗、超支或表現不佳。CCS 和藍氫專案,依賴化石燃料,可能導致多種環境危害,包括溫室氣體和空氣污染的增加。
康乃爾大學生態環境生物學教授Robert Howarth表示:美國和其他國家政府在碳捕捉方面的大規模投資,幾乎沒什麼可展示的,所有示範專案皆未達到最初的宣傳效果。工業本身在碳捕捉方面的投資很少,整個企業都依賴政府的補助。
隨著遏制氣候災難的時間所剩無幾,CCS和氫能的批評者表示,公共資金應集中在經過驗證、風險較小的解決方案上,例如堵住洩漏的油井、建築能源效率、運輸電氣化和再生能源,以加速綠色轉型。
化石燃料不擴散條約倡議(Fossil Fuel Non-Proliferation Treaty Initiative)主任Harjeet Singh認為,這些補貼是龐大的資金浪費。本來用於應對氣候變遷的資金,反支持造成氣候變遷的產業,簡直就是一種諷刺。
然而支持者認為,開發CCS和氫技術需要更多投資,才能有助於實現巴黎協定的全球氣候目標。挪威石油和能源部國務秘書Astrid Bergmål表示,皆是我們實現淨零排放所需的部分工具。挪威已批准對CCS提供60億美元補貼。
然而專家警示,CCS 技術具挑戰性,不太可能實現。15年前與人合資創立第一家私人CCS新創公司的麻省理工學院環工教授 Charles Harvey表示,CCS 的歷史令人沮喪,且沒有任何重大創新能改善CCS前景。儘管如此,我們再次將本可用於有效減排的資金浪費在CCS上,分散我們需脫離化石燃料的注意力,並使污染產業永久存在,污染產業對地方的危害,往往落在少數民族和經濟弱勢社區上。
目前氫主要用於精煉石油、化肥以及加工金屬和食品,若企業選擇使用水而非天然氣或煤炭作為原材料,並使用再生能源而非化石燃料提供動力,氫可能成為綠色能源。
然而,各國政府已花費42億美元用於 CCS+化石燃料生產藍氫的專案。
該產業聲稱擁有捕碳率達90%-95%的技術,但實際上,據康乃爾大學科學家的同行評審研究顯示,在評估其能源密集製程的每個階段時,其捕捉率接近12%。該研究合著者Howarth表示:此種氫的溫室氣體足跡,實際上比簡單地燃燒天然氣來獲取能源還高。
加拿大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藍氫資助國,迄今已投入12億美元,主要用於亞伯達省的煉油廠,使用氫來提升骯髒的焦油砂原油。工廠CO2的淨捕捉率低於70%。
據國際貨幣基金(IMF)資料,全球各國政府每年提供5,000億-1兆美元的化石燃料直接補貼,惟在2022年當考慮到氣候、環境和健康成本後,真實數字接近7兆美元。而據國際能源總署(IEA)資料,目前支持潔淨能源的支出也超過1兆美元,因此分配給 CCS 和氫氣的金額相對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