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列印
  • 回上一頁

西方集團努力贏得東歐核能合約

  • 建檔日期:113-11-15
  • 點閱:4

羅馬尼亞新反應爐背後的工程集團高級管理人員表示,西方公司正在加緊努力贏得東歐核能合約,以應對歐盟嚴格淨零排放目標。
加拿大 AtkinsRéalis 集團核能業務總裁Joe St Julian表示,該地區的商業時機已成熟,因該區正在努力建立再生能源產業,以實現歐盟委員會設定的淨零排放目標。參與歐盟東翼計畫的其他核能公司包括美國西屋電氣集團和NuScale Power集團。
AtkinsRéalis於11月15日與羅馬尼亞政府簽署價值1.59億美元的合約,將建造兩座新Candu(加拿大氘鈾)反應爐,該反應爐採用不需要濃縮鈾技術,因此被認為可以節省成本。該計畫得到美國、加拿大和義大利72.5億美元出口信貸融資支持,是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波蘭等東歐新一波已簽約或在興建核電廠之一。
除了實現淨零目標的壓力之外,隨著各國試圖減少對俄羅斯能源依賴,東歐對西方核能技術需求增加。俄國入侵烏克蘭導致能源危機,促使市場在 2011 年日本福島核災後中斷的核能需求有所改變。
然而,聖朱利安警告說,歐盟對核電的謹慎態度,可能會讓歐洲面臨在氣候目標上落後的風險,部分原因也是德國和奧地利的強烈反對。聖朱利安表示,歐盟認真地履行其義務,承諾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而實現這一目標唯一途徑就是核電。
前蘇聯所屬的歐洲國家,歷史上擁有強大核部門,使用俄羅斯技術。
AtkinsRéalis與羅馬尼亞的合約是在COP29會議上簽署,此前,包括13歐盟成員國在內的30多個國家在去年締約方會議上承諾, 2050年前將核能產能增加三倍。
聖朱利安表示,切爾納沃德計畫是該公司在東歐邁出重要一步,東歐是其合約目標的四個地區之一,其中包括澳洲和印度-太平洋地區。聖朱利進一步說明,降低成本並使其更具吸引力因素之一不是一次建造兩個反應爐,而是建造一個艦隊。

Western groups step up efforts to win nuclear contracts in eastern Europe - Financial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