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障礙增加,全球離岸風電產業將無法達其重大目標
- 建檔日期:113-11-18
- 點閱:4
IRENA總幹事Francesco La Camera表示,離岸風電目前預計將比目標落後三分之一。其他三家著名研究公司估計,直到2035年之後,全球離岸風電裝置容量才會達到500GW。
美國設定2021年到本世紀末實現30GW離岸風電目標,但根據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數據,截至今年5月,運行的離岸風電還不到200MW。
在歐洲,Rystad離岸風電分析師Petra Manuel估計,離岸風電目標最高的國家英國、德國和荷蘭將實現其目標的60%至70%左右。目標較不雄心勃勃的國家,包括比利時、丹麥和愛爾蘭,預計也將達不到目標。同時,產業貿易組織WindEurope表示,預計2030年歐盟將擁有54GW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大約是北海國家承諾120GW離岸風電裝置容量一半。
中國則將於2022年成為全球離岸風電領導者,正逆全球趨勢而行。該透過補貼和較低的融資成本增強該產業發展。該行業大多數參與者都為國有企業,並且可獲得本地製造離岸風電組件。
在亞洲其他地區,越南、日本、韓國和台灣等國家都在尋求擴大離岸風電,但也面臨成本飆升和監管不確定性的困難。
根據路透社採訪6國的12家離岸風電公司、產業研究人員、產業協會和政府官員,以了解該產業全球狀況及其前景,發現成本飆升、計畫延誤和供應鏈投資限制離岸風電裝置布署進程。
能源研究公司Wood Mackenzie離岸風電研究主管Oren Lassen表示,目前離岸風電場的全球平均成本為每兆瓦時(MWh)230美元,在過去兩年中上漲30%至40%,是陸上風電場平均成本75美元/MWh的三倍多。
這導致公司退出該產業,英國石油公司(BP)十月表示,正在考慮出售其離岸風電業務中股份,而Equinor今年稍早放棄在越南、西班牙、和葡萄牙投資,產業領導者輪機供應商之一GE Vernova則不再接受新訂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