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經濟及氣候保護部於4/17發布儲氫白皮書
- 建檔日期:114-04-17
- 點閱:4
德國聯邦經濟及氣候保護部於4/17發布儲氫白皮書(Weißbuch Wasserstoffspeicher),白皮書詳細彙整諮詢期間,專家提出儲氫的需求及潛力。同時也回應產業界對加速規劃、審核程序,以及具長期規劃的市場設計需求。白皮書還提及融資需求,以克服市場初期不確定性的投資風險。此白皮書及產業界回饋可作為德國聯邦政府在第21屆聯邦議院立法會期儲氫工作的基礎。
白皮書之重點摘錄如下:
1. 德國及歐洲儲氫需求:不同情境皆顯示出德國儲氫需求將急速增加,預計在2030年前,儲氫需求將達20億度至70億度,在2045 年前可能增至 760億度-800 億度。需求增加主因是工業及發電廠使用氫發電。此外,不同情境也指出,歐洲整體儲氫需求將在2050年前提升到1610億度。
2. 儲氫技術及潛力:德國擁有最佳地質條件,可滿足自身及歐洲鄰國儲氫需求。德國可在歐洲扮演關鍵角色。鹽穴具最大潛力,輔以地上儲存設施,如加壓及液態氫儲存,可用於短期儲存及分散應用。
3. 重新運用現有天然氣及石油儲存設施:將現有地下天然氣及石油儲存設施改造為儲氫設施,在2040年以前可滿足德國20%- 50%儲氫需求。在具雄心的法律框架下,鹽穴重新利用及技術改造可在6年內完成,其中建造時間約3年。反觀,新建設施則需要長達12年時間。
4. 監管框架:白皮書也提到監管框架與可能的加速選項,旨在縮短執行時間並支持儲氫設施開發。
5. 以具競爭性儲氫市場作為指導原則:具有組織及競爭性儲氫市場可提供決定性的經濟與技術優勢,儲氫技術多樣性及分散性是發展競爭性市場的理想先決條件。此外,消除市場進入障礙,並制訂明確但有限制的監管準則可改善投資框架。該監管框架可支持競爭,且不會阻礙競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