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動地熱發電以實現淨零排放目標
- 建檔日期:114-04-16
- 點閱:4
日本政府正加速推動地熱能開發,相較太陽能與風力等易受天候影響的再生能源,因地熱具穩定供電特性,有助電力部門脫碳。
日本經產省(METI)於4月14日召開地熱發電公私協議會(次世代型地熱推進官民協議会),討論次世代地熱能發展,目標在今年10月前擬定指引草案,包含裝置容量與成本目標。協會表示,目前若以傳統方式開發,日本潛在地熱發電容量為23.5GW,若導入新技術,則可提高到至少77GW。
此草案旨在盡快於2030年代建立次世代地熱技術,並於2040年前以具競爭力價格擴大使用地熱發電,同時克服日本地質條件限制,如斷層與地質構造複雜性。
日本經產省大臣Yoji Muto於4月15日表示,若「封閉循環系統(closed-loop)」與「超臨界地熱(supercritical geothermal)」等次世代地熱技術可行,日本將可發揮其潛力。目前日本傳統地熱渦輪機占全球市場約70%,因此未來亦可考慮將次世代地熱技術輸出至海外。
地熱戰略符合該國於2月發布的能源基本計畫(Strategic Energy Plan, SEP),亦呼應首相石破茂所主張的地熱發展方向。他於去年自民黨黨魁競選期間,強調推動未充分利用且具潛力之地熱資源與小水力發電。
SEP規劃到2040年,地熱占日本電力結構1-2%,仍低於其他再生能源,如太陽能23-29%、風力4-8%、水力8-10%與生質能5-6%。但已遠高於2023年僅0.3%占比。
為實現2035年較2013年減排60%,並於2040年進一步減73%,最終於2050年達到淨零目標,日本需多元化再生能源來源。SEP亦訂下目標,將火力發電從2024年71%降至2040年30-40%。
目前已有日本民間企業投入國內與海外地熱開發專案。日本北海道電力公司與建設公司所屬大林電力於4月16日宣布,將於2025年4月至2026年2月,利用國營能源機構JOGMEC*提供的補助,進行北海道地熱資源潛力研究。
日本電池製造商Panasonic Energy則於4月8日宣布,已與九州電力旗下再生能源子公司九州未來能源公司簽署購電協議,自4月起每年取得約50GWh地熱發電量。Panasonic表示,由於地熱供電穩定,不受氣候影響,將使其再生能源電力消費提升一倍,達到約30%。
*日本金屬暨能源安全機構(Japan Organization for Metals and Energy Security),負責支援該國在金屬資源、石油、天然氣與地熱等領域的國內外開發、供應穩定與安全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