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列印
  • 回上一頁

微小結構為太陽能發電提供巨大推動力

  • 建檔日期:101-12-06
  • 點閱:324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由電子工程師Stephen Chou領導的研究員們,發現一種新方法,能將太陽能電池效率提升175%;該奈米架構的金屬與塑膠"夾心(sandwich)"能捕集光線。這種次波長電漿子共振腔(subwavelength plasmonic cavity, PlaCSH)的夾心,能將入照光反射量降至4%,光能吸收量達96%;直接照射光能轉電能效率因此提高52%。由於該結構對非直接照射光線的捕集能力也大增,轉電能效率因此又提高81%;總體效率提升175%。夾心的上層是窗戶層(window layer),以30奈米厚、25奈米寬的網線,形成175奈米直徑網洞的金屬網,取代傳統的氧化銦錫(ITO)。夾心的下層是傳統的金屬膜,中層是半導體物質,85奈米厚的塑膠;但中層也可以是矽,或砷化鎵。

Tiny structure gives big boost to solar power─Science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