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列印
  • 回上一頁

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研究所設立另一個太陽能電池的效率記錄

  • 建檔日期:104-09-25
  • 點閱:747

德國弗萊堡的弗勞恩霍夫(Fraunhofer)太陽能系統研究所(ISE),是2014年「Zayed未來能源獎」獲獎者,宣稱「雙面均觸矽太陽能電池」第1次達到25.1%的太陽能轉換效率。雙面均觸矽太陽能電池是指電池的正面和背面上均具有金屬觸點。新紀錄的電池也採用了全區域鈍化的背接觸。由弗勞恩霍夫ISE研製所謂的「隧道氧化物鈍化接觸」(TOPCon)技術,將金屬接觸被施加到背面而不圖案化。為此,弗勞恩霍夫研究人員開發由隧道氧化物形成的選擇性鈍化接觸,使多數電荷載體通過,並防止少數電荷載體重組。中間鈍化層的厚度被減少到1~2奈米,允許電荷載體「隧道」通過。接著,一個高度摻雜矽薄塗層被沉積在整層的超薄隧道氧化物上。這種新穎的多層組合,允許電流流出電池的損失近零。在光伏產業,多數太陽能電池具有鋁合金背接觸覆蓋整個後側。然而這種類型的接觸,限制了效率。因此,業內目前更換其生產以配合「射極鈍化及背電極太陽電池」(PERC)的技術,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而PERC技術,僅在背面的小面積接觸,以降低重組。然而PERC需要額外的圖案化步驟,並導致在矽晶片較長的電流傳導路徑。另一方面,TOPCON提供了一個可能的方法,以減少這些損耗機制,提高了效率。

Fraunhofer ISE Sets Another Solar Cell Efficiency Record─Clean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