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列印
  • 回上一頁

歐洲領先中國成為電動車成長最大的市場

  • 建檔日期:111-10-06
  • 點閱:20

就純購買量而言,中國在電動車 (EV) 市場上的主導地位無與倫比:在2021 年賣出的每兩輛電動車中中國就購買一輛,並在未來幾十年仍將是電動車銷量最高的國家。但對電動車市場其他關鍵指標來說,包括汽車總銷量占比、現有汽車庫存量占比和每百萬人口銷量,歐洲則遙遙領先。
在過去十年中,隨著北京制定大膽的減碳和能源效率計畫,以及該國的汽車製造商積極爭奪電動車生產的主導地位,中國成為電動車市場龍頭。同時建設電動車供應鏈的關鍵環節,包括關鍵的電池製造能力,進一步鞏固中國作為全球電動車的關鍵地位,特別是在供應方面。
但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的統計,就電動車需求相對於汽車總需求的成長而言,歐洲已確立本身的主導地位,尤其在北歐國家,電動車占2021 年所有汽車銷量的一半以上。
具有氣候意識的民眾具備高收入、政府對購買電動車的大力支持以及關鍵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的公私協力是歐洲採用電動車的關鍵有利因素。預計未來幾年歐洲的電動車需求將加速成長,因為歐洲正面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的能源危機,電價的飆升也引發歐洲自化石燃料加速轉型。
歐洲電動車的另一個有利因素是電動車在歐洲擁有汽車總量中的占比迅速上升。IEA統計顯示,電動車在汽車總量占比排名前10名的國家中有9個位於歐洲,其中7個國家的電動車占比達到或超過 3%。
人均電動車銷量密度一直是電動車存量增加的關鍵因素,雖然中國是目前為止最大的電動車銷售國,但挪威、德國、荷蘭和英國在 2021 年的每百萬人電動車銷量都比中國高。這代表精打細算的潛在汽車消費者在購買下一輛車時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二手及新電動車可供選擇。
充電基礎設施的快速推出是歐洲電動車的另一個有利因素,根據IEA的統計,從 2016 年到 2021 年,歐洲公共電動車充電站的數量增加了 431%,已達到 356,000座。雖然自 2016 年以來該成長率落後於中國(716%)和韓國(5,197%),但歐洲政府最近廣泛承諾加速推動電動車相關基礎設施的建置,意味著在未來幾年充電站的大幅增加是有所保證的。
與其他地方的同業相比,即使是在歐洲仍存在里程焦慮的人,也會有更高比例的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PHEV)車可供選擇。德國、英國和挪威有超過 40% 的電動車總庫存是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車,可同時使用傳統燃料及電力。由於 PHEV 在中國的占比僅有21%,在全球有32%,而歐洲消費者比大多數人更有能力從豐富多樣的電動車選項中做選擇。
隨著越來越多的充電站設立和政府提供的補貼,政府渴望讓人們擺脫昂貴及高排放燃料,歐洲的集體購買力似乎將繼續攀升,並可能超越目前的電動車領導者中國。

Column: Europe eats into China's lead as top EV growth market - 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