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數十年後,預期中國為全球石油需求成長引擎的地位將逐漸降低
- 建檔日期:113-12-03
- 點閱:4
在全球最大原油買家中國的運輸燃料需求開始下降下,預計2025年中國原油進口將達到峰值,結束中國數十年來為全球石油消費擴張主力的地位。
2024年前10個月,中國原油進口年均下降量為3.4%,罕見的大幅降幅僅次於新冠疫情引發的2021年同期7.2%的降幅。
中國朝向電動車轉型的速度,令石油生產商和投資者感到震驚。7月,中國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銷量,首次超過內燃機汽車銷量,削弱中國煉油廠生產汽油之進口原油需求,而長期經濟疲軟也導致整體石油消費放緩。此外,柴油卡車被更便宜的燃氣運具取代,也導致柴油消費停滯。
世界能源統計年鑑(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顯示,無任一市場能取代中國的需求,過去三十年,中國占全球石油消費量年均成長的41%,平均每天110萬桶。
國際能源總署(IEA)需求分析Ciaran Healy表示,中國運輸燃料需求,自2023年開始處於三年高原期,於今年開始下降(此觀點與中國石油研究人員觀點相呼應),此穩定期比IEA最近在6月預測的2025-2027年早了大約兩年。
因此,預期生產商和投資者面臨之前景為:中國原油進口已接近峰值,只有中國不斷擴張的石化產業才能支撐未來數年的石油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