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列印
  • 回上一頁

一項新的研究著眼於聯邦政府的能源效率努力,其結果是嚴峻的

  • 建檔日期:104-06-23
  • 點閱:505

在氣候政策圈裡,能源效率一直被認為是減少排放最簡單、最便宜的方式。會有很多的機會,以提升我們的保溫、我們的熱爐、我們的家電,讓我們浪費更少的能源。這不僅將減少污染,也應該替人節省錢財;每個人都贏。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每一個效率的政策都將完美作用,有些還可能會被證明出奇無效。有一份新的工作文件「能源效率投資是否兌現?來自禦寒援助計畫的證據」(;http://econresearch.uchicago.edu/sites/econresearch.uchicago.edu/files/paper_draft_06_15_clean.pdf)探討這個問題。經濟學家在美國密西根州進行3萬個家庭的大規模隨機對照試驗,涉及聯邦禦寒援助計畫,幫助低收入家庭更新熱爐、升級保溫、沿門窗密封洩漏。這個實驗裝置允許這些耐寒努力進行一個更嚴格的評估。研究人員發現,在密西根州計畫的效率升級前期成本,每間房子平均約5,000美元。但在升級的使用壽命期間,其核心能源節約估計平均只有約2,400美元。聯邦計畫確實幫助這些家庭節約能源:升級後,家庭於電力和供熱減少使用10至20%的能源。但重要的是,這只是模型設計者先前預測節約量的39%。該方案在節約能源根本不像每個人認為那麼有效。一種可能性是,家庭在升級後,為補償減少的水電費而增加能源消耗量。但是,經濟學家並沒有在這裡發現一個「反彈效應」的證據。經逐戶敲門檢查,發現幾乎沒有跡象顯示有人因此在冬天調高控溫器。的確,從勞倫斯伯克萊國家實驗室過去的研究發現,低收入防寒保暖方案每度電節省的成本,是公用設施效率計畫平均費用的兩倍。這顯示,全國各地公用事業運行更大陣列的舉措,更容易符合成本效益。但這些結果確實顯示,各種政策需要更深入研究和現場測試來提高效率。現實上,這些工程研究不可能經常抓住真實世界的混亂。在實驗室條件下,很容易找到辦法減少浪費。但實驗室外,房屋可能是不規則形狀,絕緣不可能總是被高度熟練的工人安裝,並有各種人的行為可能會降低效率投資的有效性。這就是為什麼現場測試有其價值,而隨機對照試驗在這裡都被認為是黃金標準。這種尚屬首次特殊的隨機對照試驗中,發現在密西根州的聯邦禦寒援助計畫,節電似乎只有預期值約39%。經濟學家們還發現,該計畫每噸碳的減量成本約329美元。這比美國聯邦政府用來評估氣候政策的成本和效益,每噸碳38美元的社會成本,要高得多。

A new study looks at federal energy-efficiency efforts—and the results are grim─Brad Plumer, V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