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列印
  • 回上一頁

(台北) 12/20 台灣農業資源經濟學會年會暨「綠色能源產業發展與總體社會經濟關係之研究」成果交流研討會

  • 建檔日期:099-12-15

一、緣起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已成為我國最重要的施政方針,探討綠色能源產業發展與總體經濟之關聯效果,已成為政府研擬下一階段綠色能源產業政策的參考依據。基於此,本研究首先蒐集與分析提出之,掌握全球再生能源發展現況與經濟誘因工具;其次,比較分析國際「饋電價格」(Feed-in Tariff, FIT)制度設計與實行之經驗,發現國際FIT制度設計,存在國情的差異性,以及制度設計之重要參考因素,可提供我國下一階段修訂饋電價格制度之參考。綠色能源產業已成為全球因應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抑制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排放的重要氣候政策。近年來,國際興起的「綠色經濟」(green economy),更將綠色能源產業視為推動低碳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以及創造綠色就業(green job)的重要「低碳與綠色成長」(low carbon and green growth)發展策略。在「21世紀再生能源政策網絡」(Renewable Energy Policy Network for the 21st Century, REN21)提出之「全球再生能源2010現況報告」(Renewable Energy 2010 Global Status Report, 2010)中,提到全球至少有48個國家(34個已開發國家與經濟轉型國家,以及14個開發中國家)制定關於促進綠色能源發展之政策與措施(REN21, 2005),而韓國於2010年啟動的「低碳與綠色成長基本法」(carbon and green growth framework low),更引起我國的重視。綜觀各國之綠色能源獎勵政策與措施內容相當多元,包括保證價格(或饋電價格)(Feed in Tariff, FIT)、發電配比管制、資本補貼、投資抵減、減稅、綠色權證交易、能源產品補助、電力回售、公共投資與公開競價等,其中,資本補貼與收購電價是最主要政策與措施。而我國則在2008年行政院通過之「永續能源政策綱領」中,明定2025年低碳與無碳能源發電配比至少達到50%以上,能源效率每年提升2%,更於2009年通過之「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中,奠立我推動國綠色能源發展的法源基礎。目前,饋電價格為最主要的綠色能源發展政策工具。鑑於現階段國內多數綠色能源產業仍處於市場導入期,仍須戮力於技術大幅提升,掌握關鍵技術以儲備國際競爭力,因此在產業發展策略上,如何採取更具誘因之政策工具以誘導廠商投入技術研發,乃現階段政府在發展綠能產業目標下所必須優先考量的重點。爰此,開南大學運輸觀光學院承經濟部能源局的指導,特別舉辦此一盛會,希冀凝聚產官學專家經驗,以為能源產業發展政策參酌。誠摯歡迎產、官、學、研各界代表踴躍出席並參與討論,共同為台灣邁向低碳經濟社會善盡棉薄。二、議程?